颅内压增高病理生理
颅内压增高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侧卧位测量成年人平均脑脊液压力超过1.96kPa(相当200mm水柱)时,称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是临床常见的许多疾病共有的一组症候群。颅内压增高有两种类型,即弥漫性颅内压增高和先局部性颅内压增高,再通过扩散波及全脑。弥漫性颅内压增高通常预后良好,能耐受的压力限度较高,可以通过生理调节而得到缓冲,压力解除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快,而局部性颅内压增高调节功能较差,可耐受的压力限度较低,压力解除后神经功能恢复较慢。
病理生理
1.正常与异常颅内压的界定
颅腔是一相对密封固定的、由骨性结构围绕形成的空腔,其中含有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 后颅骨无法伸缩,因此,颅腔内容物之间稍有变化就会互相影响。正常 颅腔的内容物约1450ml,其中脑组织约占1300ml,脑脊液占65ml(不包括枕大孔以下的脑脊液),血液占110ml。根据Monrose-Keffie学说,在颅腔内总体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各组成成分的任何一种容量的增加都是需要以换取其它两种成分的减少为代价,或者导致颅内压的增高为结果。
颅内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婴儿的颅内压完全不同于 。正常 的颅内压维持在80~180mmH2O,超过200mmH2O为颅内高压症。多数的情况下,当颅内压超过250~300H2O时就需要积极的治疗;颅内压超过500mmHg时病情已非常严重,随时危及患者的生命。
2.脑灌注压
脑部具有自动调节脑压的功能,以保证正常的脑血流灌注。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MAP)- 颅内压(ICP),脑灌注压在50~150mmHg(1 mmHg约等于13.6mmH2O)的范围内,脑能够维持正常的脑血流量需求。平均动脉压的下降,或者颅内压的增高,都会引起有效脑灌注压的迅速下降。当脑灌注压低于50mmHg时,脑的自动调节能力即失去代偿,脑血流量随脑灌注压的降低而被动下降,脑功能就会遭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