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饮食健康
狭颅症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狭颅症的发病率约为1000~10000个新生儿中有1名,占头颅畸形中的38%男婴多见,男女之比为2∶1
狭颅症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发布时间]:2014-05-13 15:09
0
0
颅狭症

概述: 颅狭症于1851年由Virchow最早发现此病,1937年Sear等称之为颅骨愈合症它是一条或多条颅骨骨缝过早闭合而导致头颅畸形颅内压增高、智能发育障碍并可有眼部症状。临床上以单个或多个颅骨...
[发布时间]:2014-05-13 15:06
0
0
狭颅症病理生理

病理生理
据统计出生2个月内脑重量增加20%,至6个月增加1倍,1年时增加2倍;颅骨则随脑的发育而相应增长。在此期间若出现一条或数条颅缝早期闭合,不但在颅缝闭合两侧的颅骨不能生长....
[发布时间]:2014-05-13 15:02
0
0
狭颅症概述

狭颅症,又称颅缝早期融合症或颅狭窄畸形。表现有智能低下、精神活动异常、癫痫发作等。一般于生后6个月至1岁时手术。行颅缝再造术或颅骨切除术。术后 定期复查,必要时再次手术。
[发布时间]:2014-05-13 14:59
1
0
颅底陷入症症状-- 小脑扁桃体疝

小脑扁桃体疝又称arnold-chiari畸形,这是一种常与颅底凹陷畸形伴发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临床表现
由于脑干、上颈脊髓受压,神经组织缺血,脑神经-脊神经受累和脑脊液循环受阻,通常出现下...
[发布时间]:2014-05-13 14:56
0
0
颅底陷入症-- 颅颈部X线检查

颅颈部X线检查 可见颅底陷入时枢椎齿状突上移,其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
(1)钱氏线(Chamberlain线):亦称腭枕线在颅骨侧位像上,由硬腭后缘至枕大孔后缘的连线齿状突顶点高出此线3mm以上为颅...
[发布时间]:2014-05-13 14:54
0
0
颅内压增高病理生理

颅内压增高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侧卧位测量成年人平均脑脊液压力超过1.96kPa(相当200mm水柱)时,称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是临床常见的许多疾病共有的一组症候群。颅...
[发布时间]:2014-05-13 14:53
0
0
颅底陷入症枕骨大孔区综合征--后组脑神经障碍症状

后组脑神经障碍症状
常因脑干移位牵拉或蛛网膜粘连使后组脑神经受累,而出现吞咽困难、呛咳声音嘶哑面部感觉减退听力下降、舌肌萎缩、言语不清咽反射减弱、角膜反射减弱等。
[发布时间]:2014-05-13 14:51
0
0
颅底陷入症症状体征

婴幼儿颅底和颈椎骨化尚未完成,组织结构松而富于弹性.故此期多不出现临床症状,成年以后,由于枕骨大孔区域的筋膜、韧带、硬脑膜和蛛网膜的增厚、瘢痕、粘连以及损伤等因素.导致局部神经组织和...
[发布时间]:2014-05-13 14:5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