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资讯-邻医网资讯频道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IBD不可治愈,定期医学检查和营养管理很重要

发布时间:2024-06-13 19:30:32  来源:互联网

北京2024年6月7日 /美通社/ -- 每年的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是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炎症性肠病群体的节日,旨在提高公众对炎症性肠病(IBD)的认识。在全球范围内,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IBD影响着数百万人的生活。今年,Mayoly有幸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曹芝君医生,曹芝君医生在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以及内镜检查方面拥有丰富经验, 为广大IBD患者朋友们提供了疾病管理与饮食建议等专业建议。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可累及全消化道,为非连续性、跳跃性透壁性炎症,最常累及部位为末端回肠、结肠和肛周。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连续性、弥漫性炎症,通常先累及直肠,逐渐向全结肠蔓延。目前,IBD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系统异常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而IBD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尚无治愈方法,患者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

IBD患者营养风险高,营养管理需重视

曹芝君医生介绍, 86%克罗恩病中度活动期患者患有营养风险,30.8%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患有营养不良。因此,营养管理在IBD的治疗中至关重要。

纳差及进食诱发腹痛、腹泻、梗阻和出血等胃肠道症状,造成患者恐惧进食;肠道病变及微生态失调;IBD患者存在普遍肠黏膜炎症,导致高分解代谢;少部分药物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代谢。上述种种是导致IBD患者患有营养风险的主要原因,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包括降低抵抗力、增加并发症和病死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成本、降低生活质量、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等等。

IBD患者营养管理,需要以饮食习惯为基础

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饮食习惯的基础上,优化IBD患者的饮食管理,让饮食在IBD患者的治疗、转归、预后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IBD活动期的原则,曹芝君医生提供了具体的饮食建议,如腹痛、腹泻症状明显,饮食宜为半流质或流质饮食,以减轻肠道负担;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或限制摄入非水溶性纤维;避免进食酒类、糖果、咖啡、冰饮料,这些可能增加活动期临床症状;可少量多餐,以减轻肠道负担;若症状较重,食欲下降,可配合口服肠内营养制剂。

医学检查和定期随访,是IBD疾病管理的关键

在营养管理之外,曹医生特别强调,IBD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和随访。这些检查包括血液学检查、粪便检测、血沉(ESR)检查等。定期检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通过定期随访,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最新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提及IBD研究的未来,曹医生对IBD营养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充满期待。她表示,希望有更多的消化科的医生能够得到更加专业的培训,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中来;同时,随着对IBD病理机制的深入了解,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针对性强的营养干预措施和个体化营养方案,新型营养补充剂和功能食品的发展也将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最后,曹芝君医生再度强调了营养管理、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和随访,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关键作用,并呼吁患者与医生密切合作,通过科学的营养管理和定期医学检查提高生活质量。通过这样的努力,相信越来越多的IBD患者能够更好地管理疾病,享受健康的生活。

作为一家专注于胃肠领域药物的企业,Mayoly呼吁社会各界关注IBD患者,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依托大众关注,持续推动疾病管理和相关治疗方案的研究,以此帮助IBD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本文RSS来源:美通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