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资讯-邻医网资讯频道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迎进博倒计时150天,赛诺菲"进博宝宝"降糖中国方案奇迹成长之旅

发布时间:2024-06-13 18:30:31  来源:互联网

上海2024年6月7日 /美通社/ -- 6月7日,距离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还有150天。今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作为进博会的"七年老友",来自法国的全球领先创新医药健康企业赛诺菲将以"中法健康之桥,共赴‘菲凡'未来"为主题再次亮相进博会,以"创新"力证生物医药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

受益于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和中国政府加速引进创新药物的相关政策,赛诺菲见证了众多"进博宝宝"的诞生。距进博会150天之际,赛诺菲推出"进博宝宝奇迹成长之旅"系列故事第二篇章,赛家进博宝宝在糖尿病领域的成长之路。

"降糖中国方案"

大家好!我是"降糖中国方案",糖尿病领域的创新复方制剂——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注射液(I)/(II)。据统计,中国目前有超过1.4亿的糖尿病患者[1],其中,超过50%的患者空腹血糖不达标,约80%的患者会出现餐后血糖升高[2]。这种空腹和餐后血糖"双高"现象,会增加"糖友"心脏、肾脏和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

在快节奏的现**活中,简便轻松的血糖管理至关重要。复方制剂在创新机制和便捷性方面都能够给予有效帮助,一方面,基础胰岛素模拟人体生理基础胰岛素分泌模式,控制24小时基础血糖,即空腹血糖;另一方面,GLP-1受体激动剂则会根据进餐时血糖升高程度促进胰岛素分泌,加强对血糖"波峰"的控制,并延缓胃排空、控制食欲,管理餐后血糖。简便的给药方式和使用频次有助于提高"糖友"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实现以"双效"缓解"双高"。

成长秘籍一:为中国奔赴而来

2022年进博会开启了我的中国之旅。凭借进博会的"溢出效应",短短一年,我就以"中国速度"实现了获批、上市到纳入医保"三级跳",大大减轻了患者们的支付负担,成为中国"糖友"值得信赖的新伙伴。

2022年进博会首秀


2022年进博会首秀

  • 2023年1月,中国获批上市。
  • 2023年5月,中国商业上市,首批就实现本土分包装。
  • 2023年12月,正式纳入了新版医保目录,进一步提升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 2024年2月,在《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中,首次被纳入到老年患者简化治疗的选择之一,在非胰岛素治疗不达标后的治疗路径中得到一级推荐。
  • 2024年6月,中国III期临床试验SoliD磐石研究结果即将在美国糖尿病协会年会(ADA)公布,为‘降糖中国方案'提供更多本土循证支持。

成长秘籍二:加速本土化进程

去年6月,赛家的全球领导在北京生产基地见证了我本土化进程的重要一步——地产化项目的启动。这一项目总投资近5亿元,包括新建一条无菌灌装生产线,并升级改造现有组装生产线,以持续扩大胰岛素注射剂的制造能力。北京生产基地历经近30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赛诺菲亚太地区最大的胰岛素注射剂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我的大哥甘精胰岛素U300也于今年在北京生产基地实现了全本土灌装生产,自2021年胰岛素专项集采工作开展以来,为超300万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胰岛素产品。未来,我们的产能将进一步扩大,以"生产零距离"的方式更好地造福中国患者,为广大中国"糖友"筑起健康堡垒。

成长秘籍三:从治到防,开拓自免领域

去年进博会上实现亚洲首秀的Teplizumab,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获FDA批准用于延缓1型糖尿病发病的创新药物,从病因上实现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进而延缓1型糖尿病发病近3年[3],适用于延缓成人和8岁及以上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从2期进展为3期。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免疾病,患者需每日进行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Teplizumab是继胰岛素问世100年以来一个科学突破,填补了该领域‘无新药可用'的空白。目前,我的这位伙伴已被纳入《中国第四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

凭借在糖尿病领域超过100年的经验积累和不断地科学突破,赛诺菲坚定地迈出了从内分泌领域拓展至自免领域的重要脚步,推动中国糖尿病治疗从治到防,从2型到1型,实现对患者全年龄、全病种、全流程的呵护和关爱。赛诺菲正在成为全球免疫领域的领跑者,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路贡献积极的力量。

[1] Sun, Hong et al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183 2022):109119

[2] Liu G, et al. Diabetes Metab Syndr Obes 2020,13:4651-4659

[3] Sims EK, et al. Teplizumab improves and stabilizes beta cell function in antibody-positive high-risk individuals. Sci Transl Med. 2021;13(583):eabc8980.

 


本文RSS来源:美通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