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ask帐号登录
还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胡大一:致力国人健康 辛勤耕耘数载

胡大一:致力国人健康 辛勤耕耘数载

飞华健康网|2015-01-08 17:34

  他率先在我国开展射频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技术,并向全国150多家医院以及印度、越南、日本等国推广普及此项技术,先后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注重循证医学,倡导以预防为主,构建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是中国循证医学的开拓者。在我国心血管领域独树一帜。他先后培养百余名硕士、博士、博士后,桃李满天下。为培养青年一代医务工作者甘为人梯。

  他就是致力于国人健康,四十年辛勤耕耘的新华网首届“中国好医生”——“卓越贡献”奖获得者胡大一教授。

  人物简介

  胡大一 ,首席心脏康复医学顾问、心脏康复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学院),1985~1987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和芝加哥伊利诺大学医学院研修。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

  胡大一教授是我国享有盛誉的心血管病专家之一,他率先在我国开展射频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技术,并向全国200多家医院以及日本、印度、越南等国推广应用,被誉为我国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的创始人。他积极推广冠心病介入治疗,创 内第一个救治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绿色通道和治疗中心。此外,他注重循证医学,倡导以预防为主,热情投入健康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动心血管疾病预防及心脏康复事业,是中国循证医学和全民健康教育的开拓者和最大支持者。

  胡大一教授擅长心内科、心电生理、起搏器植入、临床药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康复以及心力衰竭的治疗。

  事迹回眸

  提到胡大一教授可以说无人不晓,他是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他自毕业以来,一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四十多年来他时刻以敬业、奉献、开拓、进取为宗旨,怀着缩短我国心血管疾病现代诊断、治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使我国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有权力、有勇气享受现代医学科技进步的强烈愿望,脚踏实地地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积极倡导、组织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被国内外媒体和同道们誉为“民间科技大使”,为促进我国心血管事业的发展和走向世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学术发展上,胡大一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技术,避免低水平重复,在胡大一教授独树一帜于射频消融领域时,在他的名声享誉国内外时,在全国病人源源不断慕名而来时,他想的不是怎样享受和保住这些荣誉,也不是垄断这项技术,坐吃老本,而是想到整个医学事业的发展,想到与国际接轨。他认为作为学术带头人应及时寻找新的突破点,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射频消融技术大规模的快速发展,与国际接了轨,赶上了欧美国际水平。他又积极为“胸痛患者绿色通道”的开通做工作,为此他提出了“碰撞理论”,从而逐渐确定了“绿色通道”模式,得到了卫生部领导的赞扬,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他不仅在临床方面专有所长,而且在科研、教学以及心血管病预防方面也做出了很显著的成绩。推动和参与医疗卫生体制和医学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医疗卫生服务的新模式和服务系统,关注和热情扶持社区医疗卫生保健系统的发展。特别是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他能致力于健康教育工作,把自己的工作主题定位在大健康、大卫生和大预防上,为老百姓“少生病”多做工作,虽然公务缠身、忙忙碌碌,但他总是一脸灿烂、满口风趣……精干的体型、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这是胡大一教授留给公众的印象。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胡大一多年来始终重视医疗保健的科学普及,是“登上健康快车”和“健康大课堂”的策划者之一与积极参与者,为卫生部健康社区行首批首席专家。成为了知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同时又担任了众多国内学术团体的主任委员、多家杂志的主编,临床和社会工作已然非常繁重,但他的心中一直装着病人,面对一摞摞全国各地被他医好的疑难杂症患者送来的表扬信、感谢信、锦旗,而他却思考着一个现实问题:在我国有两亿高血压病人,医生怎么能一个一个看?冠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如何控制?他认为只有走向社会,将防病治病的方法教给病人,绝不能坐堂行医。就这样,面对百姓的健康大课堂开讲了,听他讲课的听众一次最多达2500人。拥挤在剧场门外的人们,为不能聆听他的讲座感到万分遗憾。一时间,胡大一这个名字在百姓中流传,他成为百姓们信得过的好医生。《知名专家进社区谈医说病》、《国人健康手机号》等一本本的健康书籍出版了,他就像一个永不知疲倦的行者一直致力于我国的健康教育工作。并先后获得北京市先进科普工作者奖、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奖、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两次获得“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贡献奖”等,他主编撰写的《相约健康社区行巡讲精粹》丛书获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贰等奖、《知名专家进社区谈医说病丛书》获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胡大一教授说:在我的医疗生涯中,获得过不少的荣誉,但我比较看重的是2005年和2009年获得的“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贡献奖”,这个奖让我更深地认识到医师也是“和平使者”,我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共同携手,以各种形式投身到国民的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事业中来,克服习以为常的“等”,为我们人类最恒常、最永久、最超越的和平——身体的和平而努力。

  他可以像其他人一样垄断一项技术,吃上一辈子。但是,他心中装的是国家和事业,想的是年轻医生。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他仍一如既往地脚踏实地、默默奋战在临床和科研第一线,以他敏锐的观察力寻找新的突破点,攀登新的高峰。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手中有今天,眼中有明天,心中有永远”。

  2013年12月21日下午13:30,由新华网主办的首届“中国好医生”颁奖典礼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图为“卓越贡献奖”颁奖。蔡君琦摄

  感言实录

  以下为胡大一教授获“中国好医生”——“卓越贡献”奖发表 感言实录: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胡大一。非常感谢这次评选活动给我荣誉,更重要的我是代表我们广大在临床的各位医生们感谢这样一个平台能够弘扬正气,推动正能量,尤其在当今医疗卫生发展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医疗问题,还有很多社会问题,这么一个讲正气的平台我认为非常好。

  我从事的是全科医生,投入到中国农村的最基层生产大队和大家一起办合作医疗站,很少治疗心血管病,如果有的话,也是风湿性心脏病。第二个工作,当我到了北大医院,从1970~1985年,15年期间我做的是内科医生,并不是心血管医生,一直到八几年从国外回来才从事现在这个专业。我感觉到这种成长过程对我是特别获益的,如果我们医生一上来就是专业化的技术,我觉得这是目前医生培养当中一个很大的弊病,正是因为我从基层最全面的做起,才使我对医生这个职业和责任有更深入的认识。

  今天的主题是好医生,我认为我也并不称职,几十年的行医经验,我认为做好医生有三件事情非常关键。第一就是价值观,今天是价值体系多元化的时代,跟我刚开始学医、当医生完全不一样,当年价值取向非常单一,学习雷锋,现在的价值取向非常多元化的时候,我觉得要坚持患者利益至上,公众健康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不变,不能以伤害患者的利益去获得个人的利益,我认为实际上大家都应该站出来去控诉反对过度医疗,过度医疗不仅仅伤害了患者,浪费了医疗资源,我觉得最受伤害的是我们医生自己,他将失掉尊严和社会对医生的尊重。

  第二,要牢记使命。最近几年,大家自觉不自觉的办医院当医生形成了等人得病的职业,我觉得中国医生最优良的传统《皇帝内经》中提到的治未病,所以我觉得要真正实现医生的两个角色,一个是为患者诊病治病,另一方面是老百姓的健康教育者、健康的促进者和健康的维护者,我们一定要把医护的目的始终牢记清楚。

  第三,就是医生的社会责任。积极的推动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课题,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我觉得作为医生来讲,医学教育是一个社会人人都享有的最重要权利,所以我觉得要关注农村、基层、西部、军营、城市的农民工等等这样一些弱势群体的医疗,要关注我们国家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积极性的培养。所以,这是我们很重要的社会责任。所以,我就想讲讲价值、目的和责任。所以,在这里我也特别呼吁大家积极的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我们很多都来自于大城市、大医院,我也呼吁大家走出大城市、大医院,到社区、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上高原、进军营,给老百姓、给军营的战士、给农民讲健康、送温暖,把健康的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第二就是到基层老少边穷地区去开展义诊,救治患者,方便群众。第三,就是我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基层工作的医务工作人员。

  今年卫计委主任讲到要特别发展县域和农村的医疗基本保健体系,我两次到西部医疗队,一个是河西走廊在甘肃的一个医疗队,第二是我作为医疗队队长带着首都、天津和乌鲁木齐的73位医生走进阿里高原的阿里医疗队。同时当时还有另外两支医疗队,延安医疗队和西双版纳医疗队,所以,我非常希望大家用志愿者服务的方式来完成任务。最近刚刚成立的中国医疗委员会,刘淇同志担任理事长,我也非常光荣的当选了常务理事,希望我们更多的医生能够当志愿者,去执行这三大任务。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每十年有一个计划,第一个是讲健康,第二是做预防,第三走基层,第四扶民营。感谢大家给我的荣誉,我也非常感谢培养我成长的母校老师和我自己的父母,谢谢大家!(来源:新华健康 耿健

网友跟贴
条评论
未登录
  • 全部评论
生活经验
  看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我们经常也会从头发来判断,乌黑亮丽的头...[详细]
  怎么护发效果最好   1、多吃海藻   头发的光泽度很大程度...[详细]
  更年期心慌气短是更年期感到燥热是一种正常现象,很多女性在40-...[详细]
  人的身体是个循环系统,那怎么才能利用好这个循环来增强自己的...[详细]
阅读排行榜
专家在线问答
林江涛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陈欣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詹庆元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