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ask帐号登录
还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交礼仪 > 筑碑——用灵魂雕刻南水北调移民史

筑碑——用灵魂雕刻南水北调移民史

2016-06-30 11:07

  海外网6月30日电 2016年6月28日一早,淅川盛湾镇鱼关村,天朦朦亮,王建青、王焕珍夫妇已经起床了。妻子王焕珍习惯性地走进厨房做早饭,丈夫拿着扫帚和铁锨,走进56座移民丰碑中间,拭去碑身上的尘土和落叶,把碑四周垫平,之后再到移民民俗馆、移民纪念亭、移民纪念林里转一转,看看有什么地方需要管护的。以这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开始新的一天,他们夫妻已经过了6年多。

  王建青、王焕珍夫妇的家是距移民丰碑6公里的王楼村,鱼关村自2009年因南水北调搬迁后,在旧址上建与移民有关的移民人文景观,他们就在这里为回淅川老家的移民和关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移民的游人观览做服务。王建青解释说,“我要把丰碑照看好,移民搬迁走的时候,10几万人为了国家基业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故土到一个陌生的全新地方重新开始一切。他们心里苦、难受,但为了国家工程,还是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丹江和土地。现在他们回来,要让他们感到淅川老家对他们的爱,让每个移民回来都感觉到家的温暖。距离远了,但我们的血脉是连着的”。

  移民丰碑共有56座,上面工工整整地镌刻着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16.5万移民的名字。一行行,一列列,不是简简单单的凡人的名字而已,背后是16.5万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为了南水北调,从2009年到2011年,他们拜别祖先,带上一缸家乡水、一捧家乡土,挥别丹江奔赴省内的一个个新地方开始生活。

  “提起纪念碑,一般都是为我们国家和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英烈设立的,但是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淅川县鱼关村,却为893位普普通通的村民建了一座纪念碑,他们所有人的名字都被工工整整刻在了碑上。鱼关村纪念碑让更多的人记住了‘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南阳移民精神。”2014年10月3日,焦点访谈栏目主持人敬一丹朴实的话语,让鱼关这个小山村,因为一个为村民而建既不高大也不宏伟的移民纪念碑,在全国著名的电视栏目上聚焦了8分钟。

  如今,56座丰碑就矗立在鱼关村的丹江岸边,在阳光下、在风雨中,静静地守候、等待,没有披红也没有鲜花,像它们背后的移民一样朴实、忠诚。

  一个人与一个碑

  饮水当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这16.5万移民的名字能刻在碑石上,与一个人是分不开的,他就是淅川籍媒体人曹国宏。

  曹国宏,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发现新闻、采访和写作是他的工作。曹国宏就出生在淅川县寺湾镇杜家窑村,从小就和大山、丹江相伴的他,即便进了城、参加了工作,也忘了不生他养他的地方。问他为什么对淅川的感情这么的深,人、他说那是因为是故乡。

  2008年,当他得知2009年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就要开始试点移民,而淅川有10个乡镇20个村在试点之列,凭着他对新闻的敏感和对故土的爱,他要利用手中的笔和相机为家乡做点事。

  鱼关是他去的20个试点移民村的第一个村,因为它最远最偏。此后的两个多月,他在每个村都住了几天,大村一周,小村三五天,和村民同吃同劳动,聊聊村子的来历、村民生产生活状况、对搬迁的看法,拍下老村部和民居、古树和老井、学校和坟场,当然还有各家各户的全家福。半年之后,他主编的《丹淅库区 楚风民俗》大型历史文献画册出版了。

  看到编纂的画册,曹国宏回忆起往事,“我当时想的是,淅川从历史到现在就是一个因为丹江不断移民地地方,前后有近40万人搬迁到青海、新疆、湖北和河南的其他地方。以前因为条件有限,大量移民时的历史文献、民俗民风、城镇情况都没有很好地保存和记录下来。现在有了条件,是我的本职工作,做好移民历史记录是应该的” 。 现在,这本画册也成为由他策划筹建的南阳丹江移民民俗馆收藏的第一本移民资料。

  2009年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搬迁大幕拉开到2011年移民搬迁结束,曹国宏全身心扑在移民搬迁的采访报道上,3年时间里,他采写了700余篇近27万字的南水北调和移民的新闻稿件,其中头版头题多达60篇。

  “移民搬迁我采访了、报道了,想着可该放下了。可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都睡不着,脑子像过电影一样,移民搬迁的场景一次次地回放,移民离开故土时的哭喊声像大锤一样敲击着我的心。翻开采访本、一段段清晰地故事,提醒我不能忘记移民和移民干部,他们的这段历史应该被铭记。”

  移民在淅川没有了家园,有的甚至祖辈的坟场都被江水淹没,他们只有在风中、在雨中对着丹江下拜。采访本上的鱼关二字再次提醒了曹国宏。他要从鱼关重新开始。

  2010年,他组织策划了南阳文化人士和爱心企业共同建设了鱼关村移民纪念碑,在上面郑重地刻上了鱼关全村893位移民的名字和全村党员、干部,村子基本情况。立一座碑,让鱼关不会被忘记,让这个村子的坐标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把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全村893人永远镌刻在这里。

  “鱼关全村人都很感激这座移民纪念碑,它让鱼关人觉得为国家基业奉献无怨无悔,他们作出的贡献和牺牲人民没有忘记。我们移民苦点累点不算什么,为国家为南水北调搬迁值!”鱼关村老支书王文华激动地说。

  鱼关纪念碑的建成并没有让曹国宏停下来,反而激起了他更大的能量,他要为“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南阳移民和移民干部的精神建造一个“容器”,把民族的这股劲储存在里面,让移民文化和精神能够传延下去。

  曹国宏重新下移民村了,这次是去收集移民的实物、文献资料,建一座博物馆把代表丹江移民和当地风俗人情的物件聚在一起,供移民来回忆,供移民的后代来观瞻,供受惠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人来了解,供关心关注南水北调工程南阳和移民的人来探研。

  可收集了上万件的实物和历史资料后,建造博物馆的计划被一道坎难住了。曹国宏已经花光了多年的积蓄,并欠下亲戚朋友的债。一分钱也拿不出来了,新造馆舍不可能,他失落了。

  不再出门,不再下村,没了开始时干事的精神。

  王建青从开始就跟着曹国宏忙里忙外,他对那段黑暗的日子记得很清:曹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家人、亲戚、朋友都急坏了。有人劝他放弃说算了吧,有的人说风凉话,现在知道傻了,晚了。说什么的都有。突然一天早晨,我见他在收拾鱼关村小学。那时的鱼关小学门窗 掉卖钱了、水电已经撤走了、院墙也是烂了几个窟窿,破的不成样子,和废墟差不多。

  自那天开始,曹国宏又干起来了,鱼关村小学就是现在的南阳丹江移民民俗馆。馆内收藏有20000余张移民图片、1200余类移民书籍、7300分钟的移民视频资料以及2600余件民俗实物,以图片、文字、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全面记录展示新中国建立后,在开国 和历届党和国家 关怀指导下,地方各级政府组织实施丹江移民搬迁与生产生活发展史。南阳丹江移民民俗馆以独有和丰富的史料价值,为后人留下难得的精神遗产与探研的空间。

  南阳丹江移民民俗馆2011年11月正式开馆,很快就在移民中间奉为了心中的圣地,只要回家乡淅川都要回来看看。

  一群人与一组碑

  南阳丹江移民民俗馆的建成耗尽了曹国宏的心血,之后他就把重点转入了发展规划和移民纪念林建设上。大量有志之士在看了鱼关移民纪念碑和南阳丹江移民民俗馆都被震撼了,既为移民所做的贡献震撼,也为曹国宏付出的努力所感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进来,加入移民纪念林等建设,团队一年比一年壮大,青草碧水绿树蓝天,鱼关绿了,美了。

  2014年2月,曹国宏因为长期熬夜和过度劳累,病倒了。送到医院后,医生说再晚到一会,命就没了。在北京做了手术后,他休息不到一月,不顾医生嘱托不要熬夜、不要劳累,就开始了移民丰碑的策划。

  一场和死神的 而过,让他不仅没有害怕,而是更加争分夺秒地为移民筑碑。而他仅仅还只有40岁,需要争什么?

  当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曹国宏的回答,更刺激了我的神经:我年轻更应该抓紧筑碑。移民搬迁已经过去六七年了,村里有的老人已经不在了,我想让移民在有生之年都能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刻在碑石上,让他们觉得自己一生做的这次移民是值得的,人民没有忘记,淅川没有忘记,会永远记住每一个人!

  移民精神感召着有志之士,淅川大自然文化旅游公司董事长周成保也不例外。“我也是移民淅川人,听了曹国宏先生在鱼关的故事和建造移民丰碑的想法,我决定加入。如何让这种移民精神流播发扬?如何让做出巨大奉献牺牲的移民家根永存?纪念碑是一种最合适的见证。”

  2014年10月,周成保找到镇平县红奇石石材厂老板王吉运,将建设移民丰碑的想法告知他。这个对移民早怀着敬意的汉子一拍即合,出钱出资,出工出料,出规划出设计,行动!

  刻满十六万多移民名字的碑林。

  王吉运爱抽烟,遇到难题需要商谈时,他都要人多给他准备两包烟,为了不耽误进度,他白天在雕刻施工现场监督工程质量,下班后从镇平开车到鱼关查看安装场地,第二天早上再起早回石材厂。

  到了工程的关键时期,他抽烟也更凶,一根接一根,直到大家强烈禁止,他才有所“收敛”。可一说到工程的节点上,他的烟又烧了起来。

  选石材、打磨、刻字、装车、卸车、安装、维护每个工序王吉运都是亲力亲为。石材厂他走一圈500米,每天要来回走上30多趟。移民丰碑建成,粗略算他在自己厂里走了3600里。还不说他为了研究设计方案、设定运输路线、指导场地平整等往南阳、淅川、鱼关的来来回回。

  近百吨的石头从山里运出来,分割打磨刻字,然后再从镇平运到鱼关安装。走过这条路线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条弯弯曲曲的路,还隔着丹江和大山,运上百吨的石头走这样的山路,难度可想而知。

  运碑时,山路狭窄,一边是山崖,一边是坠满碎石的山坡,由于碑体巨大,车体宽,轱辘也大,一路颠簸惯性,压塌了外侧的路基,车碑人几次险些翻下沟底。“一车一车,想想真后怕啊,要是下去了,什么都不说了。”搬运的货车司机刘帅回忆说。

  每块石碑有二十七八吨重,为安全起见每辆车只装两块碑,从镇平石材厂到鱼关,全程130多公里,一个单趟就是近十个小时。

  为了搞好运输,王吉运和鱼关安装现场的工程负责人王建基设计了4套路线方案、新修了一条路和一个水上码头,通过水上、陆上运输实验,最终确定了运输方案。

  可真的运起来,困难要大得多,天气因素、司机问题、车辆问题、工程机械、过桥、过水、过隧道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在移民丰碑安装的日子里,所有参与运输和后期保障的人员每天睡的时间不会超过5个小时。

  立碑时,几十吨的重量,碑身光滑不好系揽不说,还要不磨损不毁坏,不歪不斜,树立难度可想而知。

  只用了3个月,来自河北、山东、河南的雕刻师傅们,硬是顶着三九严寒把40多万字工整地雕刻完成。

  2015年3月,“移民丰碑”在淅川县盛湾镇鱼关移民村旧址正式立碑,6月,56座移民丰碑群落成开放,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淅川16.5万名移民的名字全部镌刻在上面。

  “移民丰碑建起了,我觉得和这个团队特别了不起,李军、刘海波、郭建会、王建青、史会娟、郑娜、高欢……移民丰碑在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发生了很多故事,这里面饱含着热泪与喜悦。我们更不会忘记在鱼关这片热土上,倒下的三嫂和老王。”

  三嫂名字叫王建瑞,是曹国宏的三嫂。鱼关刚开始建设时,为了支持弟弟曹志国、王建瑞夫妇把一双女儿托付给亲戚照顾后,来到离家50多公里远的鱼关村。他们以山为家,吃住在山上,植树造林。

  “早上5点多就起床,带上一天的干粮,摸黑上山,到晚上10点多才回到住处,刚开始的一段时间,腿、脚都跑得肿胀疼痛,一天下来累得连脱衣服的气力都没有,倒头就睡。”曹志国回忆起当初的情景仍感叹不已。

  南阳丹江移民丰碑,矗立着的移民精神永世流传。

  3年下来,曹志国和妻子共在山上植树6万株。可2010年11月27日,三嫂因长年劳累突发疾病36岁就撒手而去。

  在鱼关的建设团队中,三嫂是永远忘不了的人。“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吃过三嫂做的饭,只要来鱼关干活,三嫂都是热情招待。”

  老王名字叫王钰,为了做好发展规划,他和规划专家组走遍了鱼关山川、河流,沟沟坎坎,连规划专家都称他是“规划通”“土专家”。为了让子子孙孙都能到鱼关受到移民精神的教育和鼓舞,老王熬了多少夜,谁也不说清,向多少人请教过,谁也没数过。可就在2012年10月27日,鱼关发展规划通过省旅游专家组评审的前一天晚上,因为脑出血去世了。

  ​丰碑矗立,德泽远播。移民丰碑象一个磁场、一方圣土,吸引着有志之士前来奉献自我,洗礼精神,吸引着无数淅川移民到此顶礼膜拜,舒解乡愁。

  丹江,移民,纪念碑;北方,北京,南水北调。这些注定要留在人们记忆中和历史册页上的名字和词汇,不仅蕴含着现实的水韵涛声,更是人心的一种精神指向和大爱无疆,在天地之间筑起精神之碑。(陈庆贺 陈明武 刘海波)

网友跟贴
条评论
未登录
  • 全部评论
生活经验
  11月2日,由城东区教育局机关党支部、西宁市晓泉小学党支部 ...[详细]
  “您的温度,辐射凉凉的小手,从此希望和信心在绝望中萌芽,...[详细]
  黄存万,江西赣州崇义县民间中医,从医十余载,救人无数,擅长...[详细]
阅读排行榜
专家在线问答
林江涛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陈欣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詹庆元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