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饮食健康
过春节当心“上火”

如果我们拿零食的热量与蒸熟的粳米饭的热量来相比:花生为其5倍,葵花子为5.2倍,西瓜子为4.6倍,巧克力为5倍,这些零食如果您不断地吃上2两(100克),就等于吃了半公斤(500克)熟米饭。
...
[发布时间]:2014-07-11 11:13
0
0
冬令进补系统性红斑狼疮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生物生活规律,对人体依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冬季万物收藏,蓄积活力, 避开寒冷袭击,以待来年再度春生夏长,人体依然如此。古籍有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发布时间]:2014-07-11 11:12
0
0
配药膳要选好梨

入秋之后,上市的梨子渐渐多了起来。梨子能止咳、清热、润肺、养颜,自古就有“百果之宗”的雅称。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特别适合秋天保健食用。但是梨子又不是人人能吃...
[发布时间]:2014-07-11 11:11
0
0
秋燥 试试芡实粥

比起莲子,同为植物果实的芡实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似乎要“低调”许多,其实,在古药书里,芡实被称作是“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粮菜佳品。再加上它有着很好的内敛、健脾的药用,在秋季进...
[发布时间]:2014-07-11 11:11
0
0
常喝银耳粥防秋燥

立秋后,民间有“贴秋膘”、“以肉贴膘”的习俗。其实,秋冬季节,气候特点以干燥为主,肺脏很容易因秋燥而伤,所以更加需要养护,入秋季节多吃些银耳粥就能很好的预防。
中国中医科学...
[发布时间]:2014-07-11 11:10
0
0
秋季药粥大比拼

天气渐凉,迟来的萧瑟秋风这几天也吹出些寒意,此时更是保护你温软肠胃的关键时刻,切勿趁凉贪食各种油腻辛辣食品,肠胃一下子还无法从夏日清淡中适应过来,不如寻找适合自己的粥品,以温养温...
[发布时间]:2014-07-11 11:09
0
0
秋季,酸的要多吃

秋季是重要的养生季节,也是身体储存能量度过寒冬的季节。然而立秋后,不少人尝到了秋燥的厉害。
从中医节气看,中秋是气候转换的分界点。中秋之前算早秋,早秋的干燥称“温燥”;一过中...
[发布时间]:2014-07-11 11:08
0
0
春日暖,养脾肾

时下空气湿润,又不燥热,正是养生的好时机,且应以调养脾肾为主。中医认为脾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肾功能健全,则人体营养利用充分,反之则营养缺乏,体质下降。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
[发布时间]:2014-07-11 11:07
0
0
春令佳蔬首推韭菜

中医认为韭菜味甘辛、性温,生韭菜辛而行血,熟则甘而补中益肝散滞导淤。食用韭菜可促进血液循环,疏利关节,灵活百骸。
由于韭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A,故多吃有美容护肤、益目和润肺之功...
[发布时间]:2014-07-11 11:06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