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创器械再登国际舞台:J-VALVE TF瓣膜术后2年数据彰显持久疗效
旧金山2025年10月27日 /美通社/ -- 当地时间10月25日,2025年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TCT)在旧金山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代表中国研究团队,首次向全球公布了"J-VALVE TF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简称J-VALVE TF瓣膜)"治疗主动脉瓣反流的2年临床随访数据。结果显示,患者术后心源性死亡率、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等核心指标分别为3.9%和5.5%,持续优于国际同类产品,且瓣膜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获得长期显著改善。

图为王建安院士在会上分享J-VALVE TF瓣膜术后2年数据
TCT作为国际心血管介入领域的顶尖学术平台,始终引领着血管介入器械的技术创新与临床实践。王建安院士指出:"J-VALVE TF的2年卓越数据,验证了中国原创器械的持久安全性与有效性,更标志着中国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开始从‘跟跑'转型到‘领跑'。"
根据数据统计,全球主动脉瓣反流患者人数预计2025年达2990万人,中国主动脉瓣反流患者预计2025年达440万人。J-VALVE TF瓣膜由健适医疗子公司"杰成医疗"自主研发,是目前国内唯一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经血管入路治疗单纯性主动脉瓣反流及反流合并狭窄的介入瓣膜。其全球独创专利的"可活动定位件"设计,有效解决了反流病变中瓣膜锚定困难、瓣周漏高发、起搏器植入高发等核心挑战。
王建安院士强调,J-VALVE TF瓣膜的成功源于"临床需求驱动产品研发"的创新生态:其前**品J-VALVE TA瓣膜于2017年获批,经心尖入路治疗主动脉瓣反流,也是国内最早获批治疗反流的介入瓣膜;而新一代的J-VALVE TF瓣膜则是经血管入路,通过器械设计与手术技术的协同创新,实现了以更微创的方式治疗疾病,手术时间更短,病人恢复更快,绝大多数患者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作为本项前瞻性、多中心、单臂临床试验的重点单位,联合全国18家心脏中心,共入组127例中重度及以上主动脉瓣反流患者。所有病例均由独立核心实验室严格评估,确保数据客观性与科学性。
"医疗器械的创新价值最终需由长期临床结果定义。"王建安院士表示,"J-VALVE TF的2年随访成果和临床应用,印证了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已具备定义国际瓣膜治疗新范式的科研能力。"
本文RSS来源:美通社
标签:
上一篇:歌礼将携ASC30口服片、ASC30注射剂和ASC31与ASC47联合疗法的研究结果亮相2...
下一篇:没有了
- 希尔思宠物营养宣布 2025 年希尔思全球研讨会主题为「Strong Science, L...
- BTL的EMSCULPT NEO助力匈牙利宇航员进行国际太空任务训练
- 国际顶级期刊《Blood》发表驯鹿生物靶向GPRC5D CAR-T产品RD118用于治疗复...
- 十年来首个:勃林格殷格翰创新疗法博优维®在华获批,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 Cambrex宣布投资1.2亿美元,以扩大API制造和加强美国药品供应Resilience
- 波士顿科学宣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结果
- 欧姆龙徐坚:践行"SF 2030"战略,以创新共建数字化、碳中和与健康未来
- 精鼎医药扩大全球研究中心联盟计划,启动速度提升 40%、周期缩短 20%、单中心入组量增至...
- 匠心智造,力行中国 | 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首台本土Biomek自动化工作站成功下线
- Veeva AI 落地 China CRM Suite,赋能药企效率与合规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