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道培医院血液科张弦主任在Blood Advances发表BCMA CAR-T细胞疗法最新...
北京2025年10月9日 /美通社/ -- 近日,国际血液学期刊Blood Advances杂志发表了陆道培医学团队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张弦主任为第一作者,陆佩华院长为通讯作者,题为《Efficacy and safety of BCMA nanobody CAR T-cell therapy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plasma cell myeloma》(BCMA纳米抗体CAR-T细胞疗法在复发/难治性浆细胞性骨髓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报道了应用纳米体的BCMA CAR-T细胞治疗多线治疗后难治复发的浆细胞肿瘤的突破性临床研究成果。
研究背景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患者,尤其是伴有髓外病灶、中枢神经系统(CNS)侵犯或高危遗传学异常的患者,预后极差。B细胞成熟抗原(BCMA)CAR-T细胞治疗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但传统单链可变片段(scFv)构建的CAR-T疗效受抗原丢失、免疫原性和细胞持久性限制。本研究评估一种新型双纳米抗体(dual-VHH)BCMA CAR-T细胞的安全性和疗效。
研究方法
研究共纳入27例复杂/高危的R/R 浆细胞肿瘤患者,其中包括22例多发性骨髓瘤,4例浆细胞白血病、1例间变型浆细胞瘤。其中,11例伴多发髓外病灶(含3例CNS侵犯)及11例高危遗传学异常患者(如TP53突变)。患者接受1×10^6/kg(范围0.3–2×10^6/kg)剂量BCMA CAR-T细胞静脉回输。主要终点为总缓解率(ORR)及安全性,次要终点包括缓解深度、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
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BCMA CAR-T细胞输注后3个月的总体缓解率(ORR)达到100%,深度缓解率(CR+VGPR)81.5%,中位缓解(DOR)持续时间11个月(2-36个月)。高危遗传学患者3个月CR率72.7%,1年PFS 65.5%,3例CNS患者均缓解,其中2例达CR,间变型浆细胞瘤患者经治疗后骨髓MRD转阴,肿瘤显著缩小,运动功能恢复。
安全性方面,该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低级别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轻度神经毒性,主要并发症为感染,可通过积极干预得到管理。
结论
双纳米体的BCMA CAR-T疗法在治疗多线治疗后难治复发的浆细胞肿瘤患者中显示出很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特别是在高危患者,包括伴有髓外病灶、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浆细胞白血病及间变型浆细胞瘤的患者中表现出良好效果。该研究为优化BCMA CAR-T治疗策略、改善浆细胞肿瘤患者长期预后提供了有力证据。
作为国内最早涉足BCMA CAR-T治疗的中心之一,截止目前,陆道培医疗团队已完成百余例BCMA CAR-T临床应用,在髓外病变、中枢神经系统侵犯以及多线复发患者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本次发表的临床研究数据进一步验证了纳米抗体BCMA CAR-T的显著优势,为制定更为精准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陆道培医院将持续深耕CAR-T细胞治疗领域,深入探索其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抗体药物及小分子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策略,致力于推进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路径,惠及更多国内外患者,切实提升其生存质量与长期预后。
本文RSS来源:美通社
标签:
- 对话健康中国丨湖南省肿瘤医院院长向华: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筑牢健康中国价值根基
- 斯巴达勇士儿童赛上海站收官,美华沃德医疗专业护航
- 大师领航,百汇护航 -- 百汇医疗持续守护2025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共筑圆满赛程
- 正雅2025年三季度GS颌位重建会议回顾:技术深耕与学术共建成效显著
- 欧唐宁®本地化生产计划启动,勃林格殷格翰深耕中国再提速
- 乐意保®维持剂量给药方案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
- 抗微管结合区(MTBR)的Tau蛋白抗体Etalanetug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
- 仑卡奈单抗IQLIK皮下自动注射剂型荣登《时代》杂志"2025年最佳发明"榜单
- 参天公司发起守望相助(Be My Eyes)全球志愿者活动
- 香港交易所将推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