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资讯-邻医网资讯频道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科济药业赛恺泽®II期临床试验和CT071首次人体试验的研究成果亮相2024 EHA

发布时间:2024-06-20 18:00:33  来源:互联网

上海2024年6月17日 /美通社/ -- 科济药业(股票代码:2171.HK),一家主要专注于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和实体瘤的创新CAR-T细胞疗法公司宣布,赛恺泽®(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产品编号:CT053,一种靶向BCMA的自体CAR-T细胞产品)和CT071(一种靶向G蛋白偶联受体C组5成员D(GPRC5D)的自体CAR-T细胞候选产品)的更新成果已在第29届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年会上进行报告。更多详情请参见公司官网https://www.carsgen.com。

1. 赛恺泽®研究成果

赛恺泽®LUMMICAR STUDY 1研究结果已于欧洲中部夏令时间2024年6月15日17:30-17:45,在第29届EHA年会上进行口头报告。标题为"针对复发性/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全人源BCMA靶向CAR-T细胞(zevorcabtagene autoleucel)的2期研究" ("Phase 2 study of fully human BCMA-targeting CAR-T cells (zevorcabtagene autoleucel)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1]

正在进行的I/II期研究LUMMICAR-1的II期队列(n=102)的初步结果显示,在既往经过至少3线治疗的R/R MM患者中,赛恺泽®具有令人信服的疗效和可接受的安全性。

于2020年12月1日至2022年3月2日期间,102例既往经过至少3线治疗后进展(至少使用过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的R/R MM患者接受了赛恺泽®治疗,既往治疗线数中位值为4线(范围:3.0到15.0)。91例患者(89.2%)为双耐药,23例患者(22.5%)为三耐药。总计有61例患者(59.8%)伴有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39例患者(38.2%)为国际分期系统(ISS)的III期疾病,24例患者(23.5%)曾接受过造血干细胞移植,11例患者(10.8%)伴有髓外病变(EMD)。26例(25.5%)患者接受过桥接疗法。

安全性

赛恺泽®总体耐受性良好。7例(6.9%)患者出现3级及以上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无赛恺泽®相关的≥3级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及其他神经毒性发生。有1例患者于输注后149天发生与赛恺泽®相关的肺炎导致死亡。

有效性

截至2023年10月25日,总体缓解率(ORR)为92.2%,其中73例(71.6%)患者达到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n= 70)或完全缓解(CR,n=3),20例(19.6%)患者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1例(1.0%)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与该队列的最初结果相比,观察到缓解有加深的趋势。中位随访时间为20.3个月(范围:0.4到27)时,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尚未成熟。所有患者12个月和18个月的PFS率分别为76.3%(95% CI:66.45, 83.56)和61.9%(95% CI:51.19, 70.85)。所有患者12个月和30个月的OS率分别为 90.2% (95% CI: 82.55, 94.60) 和 79.4% (95% CI: 69.69, 86.29)。在达到CR/sCR的患者中,12个月和30个月的OS率分别为95.9%(95% CI: 87.80, 98.66) 和 87.7% (95% CI: 76.56, 93.77)。出现缓解的中位时间和达到CR/sCR的中位时间分别为29.0天(范围:26到93)和146天(范围:28到609)。所有73例CR/sCR患者在10-5阈值时均达到MRD阴性。

结论

较长时间的随访数据再次证实,赛恺泽®在既往经过多线治疗的R/R MM患者中产生了令人鼓舞的安全性及深入而持久的缓解,并且数据会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逐渐成熟。

2. CT071研究成果

CT071 I期初步研究结果已于欧洲中部夏令时间2024年6月14日18:00-19:00,在第29届EHA年会上进行墙报展示。标题为"快速生产的靶向GPRC5D的CAR-T细胞产品(CT071)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首次人体研究"("First-in-human study of GPRC5D-targeted CAR T cells (CT071) with an accelerated manufacturing process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R/R MM) ")。[2]

CT071是一种以GPRC5D为靶点的全人源自体第二代CAR-T细胞产品,采用CARcelerateTM平台制造。该平台通过将制造过程缩短至约30小时,大大缩短了从静脉到静脉的时间,且使T细胞更年轻。

这项首次人体单臂开放标签探索性临床试验旨在评估CT071在R/R MM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NCT05838131)。

截至2024年2月28日,共有10例患者接受CT071输注。80%的患者伴有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30%的患者伴有至少1个髓外浆细胞瘤(EMD);40% R-ISS分期为III期;既往治疗线数中位值为5线,其中90%的患者双耐药,70%的患者三耐药,40%的患者五耐药,50%的患者接受过自体干细胞移植, 20%的患者接受过BCMA/CD19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由于生产周期短,研究中没有患者需要进行桥接治疗。

安全性

CT071中位随访期为4.07个月(范围:2.8到7.4个月)。总体安全性可控,4例患者出现1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1例患者出现2级CRS,无3级及以上CRS发生。无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发生。无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或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发生。

有效性

总缓解率为90%,其中包括5例(50%)患者达到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2例(20%)患者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以及2例(20%)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1例(10%)患者在第8周时显示肿瘤持续缩小,血清M蛋白较基线降低84.1%,评估为疾病稳定(SD)。2例曾接受过BCMA/CD19 CAR-T治疗的患者,均达到缓解(1例sCR,1例PR)。9例可评估的MRD的患者在第4周均达到MRD阴性(10-6阈值),其中包括达到sCR/CR的5例患者。

结论

探索性试验中的初步数据显示,CT071在无需进行桥接治疗的情况下,在R/R MM患者中具有可控的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评估。

关于赛恺泽®

赛恺泽®是一种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全人源自体BCMA CAR-T 细胞产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4年2月23日批准赛恺泽®新药上市申请,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既往经过至少3线治疗后进展(至少使用过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科济药业正在北美推进1b/2期临床试验(LUMMICAR STUDY 2),以评估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安全性及疗效。 

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于2019年获得美国FDA的再生医学先进疗法(RMAT)及孤儿药称号,以及先后于2019年及2020年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优先药物(PRIME)及孤儿药产品称号。

关于CT071

CT071是一款科济药业基于CARcelerateTM专有平台开发的靶向GPRC5D的CAR-T 细胞治疗候选产品,用于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或复发/难治浆细胞白血病。一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NCT05838131)正在中国开展,旨在评估CT071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或浆细胞白血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另一项研究者发起的试验 (NCT06407947) 正在中国开展,用于治疗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 (NDMM)。

关于科济药业

科济药业(股票代码:2171.HK)是一家在中国及美国拥有业务的生物制药公司,主要专注于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和实体瘤的创新CAR-T细胞疗法。公司建立了从靶点发现、创新型CAR-T细胞研制、临床试验到商业规模生产的CAR-T细胞研究与开发平台。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新技术以及拥有全球权益的产品管线,以解决CAR-T细胞疗法的重大挑战,比如提高安全性,提高治疗实体瘤的疗效和降低治疗成本。科济药业的使命是成为能为全球癌症患者带来创新和差异化的细胞疗法,并使癌症可治愈的全球生物制药领导者。

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中所有不属于历史事实或与当前事实或当前条件无关的陈述都是前瞻性陈述。此类前瞻性声明表达了本集团截至本新闻稿发布之日对未来事件的当前观点、预测、信念和预期。此类前瞻性声明是基于本集团无法控制的一些假设和因素。因此,它们受到重大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影响,实际事件或结果可能与这些前瞻性声明有重大差异,本新闻稿中讨论的前瞻性事件可能不会发生。这些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但不限于我们最近的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以及在我们公司网站https://www.carsgen.com 上发布的其他公告和报告中"主要风险和不确定性"标题下的详细内容。对于本新闻稿中的任何预测、目标、估计或预测的实现或合理性,我们不作任何陈述或保证,也不应依赖这些预测。

参考文献

[1] W Chen, et al. EHA 2024. 2024 Jun; Oral presentation S209

[2] J Du, et al. EHA 2024. 2024 Jun; Poster P941

 


本文RSS来源:美通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