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资讯-邻医网资讯频道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实体瘤领域重大里程碑!耐立克®治疗SDH缺陷型GIST患者的全球注册III期研究获CDE临...

发布时间:2024-06-17 10:00:34  来源:互联网

中国苏州和美国马里兰州罗克维尔市2024年6月11日 /美通社/ -- 致力于在肿瘤、乙肝及与衰老相关疾病等治疗领域开发创新药物的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亚盛医药(6855.HK)今日宣布,公司原创1类新药奥雷巴替尼(商品名:耐立克®;研发代号:HQP1351)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物审评中心(CDE)临床试验许可,将开展其针对系统性全身治疗失败的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 SDH)缺陷型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患者的全球注册III期临床研究。这是亚盛医药在实体瘤领域临床开发的重大里程碑。

该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单臂、开放性关键注册I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耐立克®在SDH缺陷型GIST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CDE已同意该项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将支持未来SDH缺陷型GIST适应症的上市申请。

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全球发病率约每年1/10万-1.5/10万 1。KIT及PDGFRA是GIST主要的致癌驱动基因,其中85%~90%的GIST患者有KIT或PDGFRA突变。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出现,改善了这类GIST患者的预后。尽管如此,仍有约85%的儿童GIST和10%-15的成人GIST患者并不携带KIT或PDGFRA突变,称为野生型GIST。根据SDH表达是否缺失,野生型GIST可分为SDH缺陷型GIST和非SDH缺陷型GIST 2-3

SDH缺陷型GIST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文献报告中位诊断年龄为21岁,女性多见,好发部位为胃部,容易转移,免疫组化表现为SDHB蛋白表达缺失。早期局限型患者可通过手术治疗,但大部分患者仍会复发。复发和晚期的SDH缺陷型GIST患者目前无标准治疗方案,一般认为伊马替尼治疗无效,其他TKI的疗效也难以令人满意 2-5,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仅为24% 4。SDH缺陷型GIST患者发病年轻,严重影响生存质量,且明显缩短生存期,这一存在紧迫未满足临床需求的领域亟需新的治疗手段。

耐立克®是亚盛医药原创1类新药,为口服第三代TKI。此前,该品种已获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治疗既往经过一线治疗的SDH缺陷型GIST患者。作为多靶点TKI,耐立克®在SDH缺陷型GIST患者中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其治疗SDH缺陷型GIST患者的临床研究自2022年起,已连续三年入选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并在本月举办的第60届ASCO年会上口头报告了最新进展。数据表明,该品种在SDH缺陷型GIST患者中的临床获益率(CBR)高达92.3%。

耐立克®是中国首个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剂,目前已有两项适应症获批,分别为治疗任何TKI耐药、并伴有T315I突变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CP)和加速期(-AP)的成年患者;和治疗对一代和二代TKI耐药和/或不耐受的CML-CP成年患者。耐立克®在中国的商业化推广由亚盛医药和信达生物共同负责。

亚盛医药首席医学官翟一帆博士表示:“在前期研究中,耐立克®已经在SDH缺陷型GIST患者的治疗中展现出令人振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次全球注册III期临床的获批让我们深受鼓舞!这不仅意味着耐立克®有望为又一个无药可医的适应症带来治疗突破,更是亚盛医药在实体瘤领域临床开发的重大里程碑。未来,我们将秉承‘解决中国乃至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这一使命,积极推进相关临床试验的开展,以造福更多患者。”

参考文献:

  1. Mantese G.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epidemi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urr Opin Gastroenterol. 2019; 35(6): 555-559.
  2. Call JW, Wang Y, Rothschild S, et al. Treatment responses in SDH-deficient GIST. LRG Science, https://liferaftgroup.org/2019/08/treatmentresponses-in-sdh-deficient-gist-2/(2019, accessed 4 May 2022).
  3. Nannini M, Rizzo A, Indio V, et al. Targeted therapy in SDH-deficient GIST. Ther Adv Med Oncol. 2021; 13: 17588359211023278.
  4. Weldon CB, Madenci AL, Boikos SA, et al. Surgical Management of Wild-Type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A Report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Pediatric and Wildtype GIST Clinic. J Clin Oncol. 2017; 35(5): 523-528.
  5. Mullassery D, Weldon CB. Pediatric/"Wildtype"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Semin Pediatr Surg. 2016; 25(5): 305-310.

关于亚盛医药

亚盛医药是一家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生物医药企业,致力于在肿瘤、乙肝及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等治疗领域开发创新药物。2019年10月28日,亚盛医药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855.HK。

亚盛医药拥有自主构建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靶向药物设计平台,处于细胞凋亡通路新药研发的全球前沿。公司已建立拥有9个已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1类小分子新药产品管线,包括抑制Bcl-2、IAP 或 MDM2-p53 等细胞凋亡通路关键蛋白的抑制剂;新一代针对癌症治疗中出现的激酶突变体的抑制剂等,为全球唯一在细胞凋亡通路关键蛋白领域均有临床开发品种的创新公司。目前公司正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及欧洲开展40多项临床试验,其中6项为全球注册III期临床研究。

用于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核心品种奥雷巴替尼(商品名:耐立克®)曾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中心(CDE)纳入优先审评和突破性治疗品种,并已在中国获批,是公司的首个上市品种。目前,耐立克®已被成功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该品种还获得了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孤儿药资格认定、以及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

截至目前,公司共有4个在研新药获得16项FDA和1项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2项FDA快速通道资格以及2项FDA儿童罕见病资格认证。公司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其中“重大新药创制”专项5项,包括1项“企业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及4项“创新药物研发”,另外承担“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1项。

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亚盛医药已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知识产权布局,并与UNITY、MD Anderson、梅奥医学中心和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默沙东、阿斯利康、辉瑞等领先的生物技术及医药公司、学术机构达成全球合作关系。公司已建立一支具有丰富的原创新药研发与临床开发经验的国际化人才团队,同时,公司正在高标准打造后期的商业化生产及市场营销团队。亚盛医药将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加速推进公司产品管线的临床开发进度,真正践行“解决中国乃至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的使命,以造福更多患者。

亚盛医药前瞻性声明

本文所作出的前瞻性陈述仅与本文作出该陈述当日的事件或资料有关。除法律规定外,于作出前瞻性陈述当日之后,无论是否出现新资料、未来事件或其他情况,我们并无责任更新或公开修改任何前瞻性陈述及预料之外的事件。请细阅本文,并理解我们的实际未来业绩或表现可能与预期有重大差异。本文内所有陈述乃本文章刊发日期作出,可能因未来发展而出现变动。


本文RSS来源:美通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