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DNA鉴定肉串 真羊肉不足两成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街边的烧烤摊越来越多。大家在一天紧张的工作之余,约上三俩好友吃吃烤肉,喝喝啤酒,放松放松,好不惬意。 但是前段时间有关掺杂鸭肉、鼠肉等成分的“假羊肉”流入市场被曝后,很多人怀疑自己所吃的羊肉到底是真是假。本期“舌尖上的健康”带你一起火眼金晴辨羊肉。
大学生DNA鉴定肉串 真羊肉不足两成
夏天到了,傍晚到大排档、路边摊,烤上几串羊肉串,再来瓶啤酒,想必是不少人在夏天最喜欢选择的一种解暑休闲方式。然而最近,安徽大学学生薛纯,通过DNA来检测的方式,对合肥66个摊点的肉串进行了肉类成分检测,结果出乎意料,在采集的66个样品中羊肉只占大约2成。
安徽大学2009级生物科学专业大四毕业生薛纯是一名动物爱好者,他担心一些无良商家会捕杀流浪动物来降低烤肉串成本。薛纯说:“我看到有新闻报道说广东有捕流浪猫狗用作羊肉串,我就想看看羊肉串里有没有这些肉。”经过和论文指导老师协商,薛纯决定测试烤肉串里肉的种类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研究方向。
想法一决定,薛纯便开始了实施的过程。他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足迹踏遍了合肥四个主城区,从合肥66个摊点买了66串烤肉串回来做为样本。接着,薛纯开始用基因结合各种分子生物手段对样本里的DNA进行检测,最后对比全球基因库确认肉的种类。然而,检测结果让薛纯和老师大跌眼镜,这些肉串中,羊肉含量不足2成,充斥着各种鸡鸭猪肉等品种。
薛纯说:“检测结果显示,66个样品中只有19.7%是羊肉,猪肉占69%,其他的有鸡肉、鸭肉,个别的还出现了牛肉。这种基因检测技术目前已很成熟,检测得出的结论是100%准确的。因为动物的DNA是不会说谎的,是谁就是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