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ask帐号登录
还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提醒 > 防治高血脂需要怎样做呢

防治高血脂需要怎样做呢

2016-11-02 10:17

  近30年来,我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 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据专家推测,人群血清胆 水平升高将导致2010年~2030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约增加920万。日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最新版《中国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对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分层做了重大更新,对缺血性心血管病极高危人群提出更严格的控制目标。

  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等,是导致我国居民致残致死的主要心血管病,统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虽然其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首次发病就可能有致死、致残的高风险。

  低密度脂蛋白胆 (LDL-C)或胆 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无论采取何种药物或措施,只要能使血低密度脂蛋白胆 下降,就可稳定、延缓或消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并能显著减少这些致死致残性疾病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其他类型的血脂异常,如甘油三酯增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 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病危险的升高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防治心血管病,还是要定期检查血脂

  为了及时发现血脂异常,新版指南提出如下建议:

  (1)20~40 岁成年人至少每 5 年测量 1 次血脂。

  (2)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

  (3)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

  (4)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住院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入院 24小时内检测血脂。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包括: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病史者;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等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有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缺血性心血管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健康生活方式是防治的基本策略

  新版指南认为,血脂异常明显受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影响,饮食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善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措施。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坚持心脏健康饮食、规律运动、远离烟草和保持理想体重。生活方式干预是一种最佳成本/效益比和风险/获益比的治疗措施。

  无论是否选择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在满足每日必需营养和总能量需要的基础上,当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总量超过规定上限时,应该用不饱和脂肪酸来替代。每日摄入胆 小于300mg。已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或高危人群,摄入脂肪不应超过总能量的20%~30%。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更应减少每日摄入脂肪总量,每日烹调油应少于30g。脂肪摄入应优先选择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油、植物油)。

  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5%。选择富含膳食纤维和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替代饱和脂肪酸,每日饮食应包含 25~40g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摄入以谷类、薯类和全谷物为主,其中添加糖摄入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肥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者要求比例更低。

  新版指南建议每周5~7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代谢运动。有心脑血管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身体活动。

  采取不同强度干预措施是核心策略

  对年龄低于55岁人群应关注心血管病余生危险。新版指南认为要根据个体疾病危险程度,决定是否启动药物调脂治疗。

  临床调脂达标,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起始宜应用中等强度他汀,根据个体调脂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胆 水平不能达标,与其他调脂药物联合使用。注意观察调脂药物的不良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指南强调他汀应用取得预期疗效后应继续长期应用,如能耐受应避免停用。有研究提示,停用他汀有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如果应用他汀类后发生不良反应,可采用换用另一种他汀、减少剂量、隔日服用。或换用非他汀类调脂药等方法处理。

网友跟贴
条评论
未登录
  • 全部评论
生活经验
  中年男人发福怎么减肥好?   1、三餐饮食摄入量的改变   ...[详细]
  引起头痛的病因众多,大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不能...[详细]
  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仅仅只包含内在,还有其外在的,例如气...[详细]
  睡眠不好的危害有很多,这个大家都知道,那么睡眠不好该怎么调...[详细]
阅读排行榜
专家在线问答
林江涛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陈欣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詹庆元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