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食物中毒事件频发 教你如何预防
今天(4月15日)媒体报道,延安市发生一起疑似食源性疾患事件,80余名到延安旅游的老人在食用晚餐后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27人留院观察。而就在不久前,西安也出现过安徽大学生旅行团集体出现肠胃炎的事件。暖花开,万物生发,也是细菌滋生的活跃期,经过冬季储藏的蔬菜易产生有毒物质的季节,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细菌性中毒或感染疾病。那么怎么判断是不是食物中毒,又该怎么预防呢?
食物中毒有什么症状
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提示,防止细菌污染,要尽量少到不卫生的街头大排档或证照不全的小餐馆就餐,不要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购买生肉时,要注意识别有无检疫部门的检疫图章。
科学卫生餐饮。做好餐具、炊具的清洗消毒工作,生熟餐、炊具要分开放置和使用,熟食品应及时食用,隔夜、隔餐食品应低温储藏,再食用前要充分加热,提倡“现买、现做、现吃”。
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在烹调食物和进餐前注意洗手。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到附近医院就诊,不要自行乱服药物。同时要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完整保存以备检验。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警惕食物引发中毒。冬季腌制的酸菜和咸菜随着春季气温升高,亚 盐含量会增加,一次性食用过多或颜色过深、已变黏的酸菜或咸菜,容易引起亚 盐中毒;对不认识的野菜、蘑菇等野生菌类不要食用,认识的也不宜过量食用;四季豆、面豆类食品务必煮熟焖透;发芽的土豆会产生大量的龙葵素,食用后易引起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