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献春:水乡凤翎珍禽彩缤纷 水山水土特产展新颜
韦献春:三都县周覃镇板引村人,1973年出生 ,1991年入伍,1994年入党,1995年退伍,1997年外出打工,服务于东莞市桥头镇迳联工业区至鸿塑胶制品厂(1999年扩建为东莞欣仪实业有限公司),历任保安、人事主管、总务主管、注册安全员、ISO9001注册审核员、副厂长、工会主席、公司党支部书记等职,曾获“桥头镇优秀外来员工” 、“东莞市十佳非公有制党支部书记”等嘉奖。
2011年因外家老人生病,和老婆一起辞职回甘肃照顾老人,并在甘肃省康县阳坝镇宋沟村,利用茶园养乌鸡,创办“茶山黑凤养鸡场”,由于经济效益显著,当地农民踊跃响应
加入参与,便顺应趋势扩大规模,2012年8月成立‘康县豪康茶园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18户农民养殖鸡,所推广的‘茶山黑凤’商标绿壳蛋畅销兰州、西安、成都等市场,绿壳蛋鸡养殖在当地形成了小产业,多次受到当地政府及州省主管部门表彰。2013年CCTV-4远方的家‘百山百川行’栏目组到陇南采风,专门制作了一期节目,介绍茶园乌鸡养殖。
韦献春说,一是:2013年又因家里父母重病,不得不回来照顾,二是:想创办一家现代化农业企业,既能做农业,又能顾家,能很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之所以选择回乡创业,是因为当年选择做养殖就是想回到贵州,他会将在工作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和工作经验相结合,为家乡三农建设做一点贡献。另外,他认为,贵州山清水秀、四季宜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是中国未来最适宜居住和生活的地方。通过市场调查以及政府部门官方数字论证,发现绿壳蛋鸡产业在我们当地大有可为。于是在2013年底开始着手场地选址、土地流转、三通及圈舍建造,2014年正式饲养,9月17日注册成立‘三都县水乡凤翎生态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完善‘水山水土’商标、QS食品安全生产许可、商品条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以及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环保等手续。
合作社已发展12个分社,中在建4家,已建成4家,拉古纳、老成领、中和下拉海4家已投鸡苗各2000羽,2月份开产,加上总社4000羽,到时每天将产出新鲜绿壳蛋6000-8000枚。
眼下农产品药残,规模养殖抗生素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民生尖锐话题。随着民众对安全、绿色、生态农产品需求与日俱增,“舌尖上的安全”被正式提上日程,安全有机绿色无公害的生态农产品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依托我们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发挥地理条件优势,靠细节挖效益,节能减排,发展绿色农业,是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方针;尊重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科学规划,标准操作,简单易行,是合作社发展的基本路线;依靠民众,发展民众,互助双赢,永续经营,是合作社发展的最终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类别,通过2到3年积累将合作社打造成种、养结合,立体套作的生态农业园区,集农技咨询、农村电子商务、产经销一条龙经济实体有期可待。
眼下,正当十二五攻关阶段,李总理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和 指示精准扶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支农富农政策和创业扶贫,均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制定。作为一个老党员,务必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一致,艰苦创业,科学发展,持续经营,退伍不褪色,在新农村的战场上打开一条生态与环保,绿色与自然,安全与可控,简单易行的发展之路。以点带面,复制模式,依靠群众,发展群众,组织群众,为发展当地农业产业,解决就业,共同致富,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深知规模出效益,综合经营避风险,发展有困难,目标既定,毋须全力以赴,想方设法把产业做大做强。我们要知道,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科学规划,精打细算,牢牢把握方向,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会最终达成目标。
团结就是力量。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聚有限资金,开源节流,全力发展。如能得到政府上级部门的适时帮扶,提携一把,那我们的发展之路将走的更徜徉一些,合作社的社会作用将提早显现。
因本身就蛋质细嫩、营养价值高,又是生态养殖,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现已经成为贵阳益万家、荔波永汇、三都富万家附近超市和贵阳地利、广州白云农贸市场、广州芳村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特色农产品。
韦献春计划,继续在下养鸡道路,走“村寨”发展模式,带动同村群众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