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0种药品进价多少卖多少
核心提示|从2015年12月31日起,在洛阳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看病的患者,钱包的压力小多了!从昨日零时开始,作为河南 参与医改的市级公立医院,该院近2000种药品实施零差率销售。记者了解到,该政策是洛阳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举措之一,作为国家首批试点城市,洛阳计划用2年时间,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来看看常用药能省多少钱
药名 功能
原价
现价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降血压 38.08元 33.12元
阿司匹林肠溶片 防血栓 15.3元 13.3元
阿托伐他丁钙片 降血脂 31.19元 27.12元
【降价】一觉醒来,洛阳大爷的住院药费降了不少
2015年12月30日下午6时许,已到下班时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房、药剂科、信息科等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还在忙碌。这天晚上,他们要加班到凌晨。
12月31日一大早,该院心脑血管外科病房内,市民赵大爷领到了一日消费清单。细心的赵大爷惊讶地发现,与前一日相比,所有的药价都降了。“我经常服用的一种降压药,一盒便宜了将近5元钱。”
“一盒药便宜5元”只是直观感受,其实前一日晚上,工作人员已按照医院统一安排,将全院近2000种药品统一取消15%加成(除中药饮片)。
“零差率”改革时间表
2010年2月
洛阳市入选国家首批16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也是全省唯一。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作为洛阳市唯一一家市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当起了“试验田”。
2011年1月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试水”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定的307种药物(该院配备277种)和我省增补的200种基本药物实施零差率销售。
2014年11月
全省109个县(市)全面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2015年5月
国务院公布《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原有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基础上,部署市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我省又新增焦作和濮阳两市推行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2015年12月31日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近2000种药品实施零差率销售。
【困境】试点3年曾无疾而终问题出在补贴上
所谓药品零差率销售,是指医疗机构在销售药品的过程中,以进价卖给患者,取消药品加成,旨在打破“以药养医”的弊端。
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对于群众来说,在药品支出上,可以实实在在省一笔。对于医院而言,似乎也可以通过调整后台价格轻松实现。然而事情远不像设想的那么顺利,在“试水”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3年后的2014年,这项政策却“悄悄”在该院终止了。
“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收入渠道将由原来的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变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一位曾经主管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改革的负责人说,“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补助对于支持医院正常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补贴不到位,医院的财政‘窟窿’就补不上,长此以往,就很难实施下去。”
【说法】一年让利2500万元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河科大二附院财务部根据上一年收支进行初步估算得出的数据显示,对近2000种药品全面实施“零差率”后,医院全年要向患者让利2500万元左右。
“医改势在必行,必须有医院先行先试。”河科大二附院副院长马渑霞介绍,取消15%药品加成后,为保证该院顺利度过“试用期”,前两个月产生的费用将全部由洛阳市政府财政补助。这两个月期间,医院将积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支付方式、降低医院运行成本,探索科学合理的补助机制。
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意义何在?对此,马渑霞感慨:培养一个普通医师需要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医院培训等至少11年时间,但他们的挂号费,目前“高端”的也只有5.5元。“医生需要得到社会的肯定和尊重,有合理合法的阳光收入,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积极性。”
【展望】调整后的医疗服务费用将纳入医保
药价降了,服务费升了,百姓看病的花费是不是还降不下来?对此,马渑霞介绍说,为配合药品零差率销售,洛阳市2015年11月已出台整体方案,将用2年时间,将调整后的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不增加患者负担。下一步,药品零差率销售随后将在洛阳市公立医院推行,驻洛省属医院同步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探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
一个目标是,到2017年,城市公立医院收入药费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零差率”与真正缓解“看病贵”,还差多远?
零差率’只是跨出了一小步,距离真正缓解老百姓‘看病贵’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关键在于真正打破医疗行业的逐利机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院原负责人称,药品费用只占患者负担的一部分,检查费、材料费,都是“大头”。只有通过综合改革,才能切实为老百姓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