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勤院士:医疗诊断领域应用AI技术要可信、可靠、可解释
北京2025年4月1日 /美通社/ -- "当前AI诊病模型很多,但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国际核能院院士、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张勤日前在《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主办的2025CMDC第十五届中国医疗行业数据大会暨前沿医疗科技创新大会表示,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应遵循"可审核,可监督,可追溯,可信赖"的原则,这是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中提出的要求。
"DUCG智能医疗云平台(下称,DUCG)完全符合上述要求,是我国原创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可赋能基层全科医生显著提升‘基层首诊'正确率,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有力支持。"张勤在会上介绍。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量占比已达到51.8%。但基层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医生诊断能力参差不齐、诊断准确率低等问题仍困扰着医疗事业的发展。
据介绍, DUCG具备推荐检测功能,能够根据患者的主诉症状,智能推荐需要进行的各种问诊和医学检查,上下级医疗机构联动,引导基层医生精准获取诊病信息、精准诊断和治疗。医生通过使用该系统可以体验到国内一流专家全科会诊指导的效果,了解三甲医院专家在诊断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以及关注的细节。
"DUCG是基于因果关系(人类专家对现实世界的理解)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理论体系。"张勤指出,在临床诊断领域,DUCG是临床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的显式表达和应用,完全符合"可审核,可监督,可追溯,可信赖"的要求,"其诊断的正确性不依赖数据多少和应用场景,诊断模型的构建、参数的物理意义、计算方法、推理过程、诊断结果、模型更新及其效果均可解释、可溯源纠错,无幻觉、高端GPU、高能耗等问题。"
据介绍,动态不确定因果图DUCG由张勤原创提出,DUCG智能医疗云平台由其带领的团队开发,是清华大学"可信辅助智能医疗诊断关键技术及系统"重点研究项目的成果,已在医疗卫生领域实际应用。目前该系统已覆盖80个主诉症状、1500多种疾病,并通过了第三方三甲医院测试,准确率95%以上,其中每种病准确率80%以上,已在山东青岛、济南、北京海淀、重庆忠县等地基层医疗机构落地应用,累计诊病210多万例、仅发生过 17例错误,统计显示可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病能力(病种)数倍。
本文RSS来源:美通社
标签:
- 欧狄沃®联合逸沃®成为中国目前唯一获批的肝细胞癌一线双免疫联合疗法
- 中新战略合作开启医疗创新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与新加坡莱佛士医疗集团达成深度...
- 鱼跃医疗:携系列创新产品亮相2025 CATTD&O,以科技赋能全院血糖管理
- "勃领新程 和合致远"┃ 2025零售医药合作论坛在沪举办
- 两日2500+人次共同见证2025年度首场创新药高质量盛会
- 以精细诊疗守护消化道健康----刘继喜主任团队助力专业诊疗服务
- 重申领导地位:Medit强势亮相2025年国际牙科展
- 修丽可登顶第23届世界美容抗衰老大会
- Ceva Animal Health与其所有长期合作伙伴更新其股权结构,并向梅里埃研究所和...
- 《国际分子科学杂志》:翰森制药孚来美通过双重机制加速糖尿病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