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DE genetics:人类线粒体DNA突变的突变率、性质与传递
![]() |
deCODE genetics公司的一项新研究通过64806名冰岛人的系谱和序列数据,揭示了线粒体DNA(mtDNA)突变的突变率、性质及母系遗传的特殊动态
冰岛雷克雅未克2024年6月7日 /美通社/ -- 今日发表在《细胞》期刊的一篇论文中,安进旗下公司deCODE genetics的科学家发布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有关人类种系线粒体DNA突变情况及其在116663对母子中如何传递的研究。 该研究记录了mtDNA中的某些位置具有惊人的超突变性,包括众所周知会导致MELAS综合征的3243位有害A>G突变。 该突变在2548个母系系谱中发生了15次,但由于其会对携带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该突变通常会在几代后消失。
deCODE genetics首席执行官Kari Stefansson是该论文的资深作者,他与deCODE genetics的科学家Agnar Helgason和Erla Rut Arnadottir共同撰写了这篇论文
针对系谱中诸多此类短期有害线粒体DNA突变的选择,该研究发现了强有力的综合证据。 deCODE团队还报告了影响线粒体的广泛早期负选择的证据,这称为种系选择,即在**发育过程中抛弃功能不良的线粒体DNA分子。 最后,他们通过大量的系谱mtDNA突变传递得出了可靠的评估结果,即个体平均仅从母亲身上遗传大约3个单位的mtDNA,这个数字小于先前研究得出的数字。
“值得注意的是,**携带的数十万个mtDNA仅来自母亲最初携带的大约三种mtDNA分子。”论文通讯作者Agnar Helgason表示。 “这种极端的瓶颈决定了mtDNA种系中的新突变会在短短几代内快速消失或固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在**发育的选择过程中,具有有害突变的mtDNA分子从种系中被去除导致的。”
“这项研究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mtDNA基因组中核苷酸突变率异常变异的基础,甚至是同一位置不同等位基因之间的变异。”deCODE首席执行官及该论文通讯作者Kári Stefánsson表示。 “不幸的是,正是一些致病突变的高度突变性使其如此普遍,因此它们也更容易被发现。 不过,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许多导致人类疾病的罕见致病性线粒体DNA突变仍有待发现。”
视频:
本文RSS来源:美通社
标签:
- 健适医疗"J-VALVE® TF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获批
- 邦耀生物成功入选"上海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助力全球基因与细胞治疗创新
- 首个"中国籍"地舒单抗成功出海,复宏汉霖与Organon共同宣布BILDYOS®和BILP...
- 英科医疗2025年上半年各业务全线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21.02%
- 灵活组合、高通量兼容,万泰生物"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获批
- 精鼎医药任命 Biotech 业务负责人Jim Anthony担任公司首席商务官兼 Par...
- 卫材中国携手人民日报亮相中国医师节助力神经领域健康科普
- 云南白药 X 富勒科技,构建集团化、数智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 转动向前,绽放光芒:2025国际脊髓损伤日全国行动开启
- 卫材在快速通道资格下向FDA提交仑卡奈单抗IQLIK的滚动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