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的认识误区有哪些?
面瘫这种疾病给许多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关于面瘫还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面瘫的4个认识误区,希望能对患有面瘫的朋友能够有所帮助,患有面瘫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自身损失。
秋天气候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在各大医院的急诊室里,因“突然发现自己嘴歪、眼斜”来就诊的面瘫患者渐渐多起来。由于面瘫发生后没有明显不适感觉,故许多患者是在洗脸或照镜子时,发现自己的脸变得很怪——半边脸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才来就诊的。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是面神经受损伤引起的面部肌肉运动障碍的一种疾病,又称“吊角风”“口眼歪斜”。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发病后,病人连最基本的皱眉、闭眼、鼓腮、吹口哨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进食时,食物常停留在病侧齿颊之间,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味觉减退或听觉过敏。病情一般在起病后48小时内达到高峰,以后大多可逐渐恢复正常,积极、正确的治疗有助于缩短病程。临床上,因对面瘫的起因、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方面存在认识误区而导致病情延误或加重的患者不在少数,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误区1 面瘫是因为“吹风”引起的 正确认识:面瘫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面瘫通常发生在季节变换或温度变化明显的时候。近些年,空调、电扇的普及,造成室内外温差明显,开车。坐车人多了,对着窗户吹风或睡觉,都会导致面瘫的发生。可能有人会问:“同样吹风、忽冷忽热,为什么有人没事,有人却发病呢?”实际上,个人的身体状态对发病与否起着重要作用。
疲劳。睡眠不佳、情绪低落或激动,以及女性在妊娠或月经期等,都是易发病因素。因此,要预防面瘫,不仅要避免风寒邪气对面部的直接袭击,还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平和心态,多锻炼(如散步、慢跑、做体操,放风筝、打球、爬山等),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误区2 把面瘫当“中风” 正确认识:“中风”可以出现面瘫,但面瘫不一定是“中风”
有的患者发现自己“不能闭眼、不能皱眉、嘴歪眼斜、直流口水”后,—下子就懵了,以为自己患了“中风”,就此背上很大的精神包袱。其实,绝大部分面瘫患者都是普通的“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与大脑病变(“中风”)引起的“中枢性面瘫”的发病原因不一样,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方法也不同。后者常伴有“中风”的其他症状,如头痛、呕吐、偏瘫、失语、半侧肢体麻木、大小便失禁等。虽然两者都有面部异常的表现,但还是有明显差异的。必要时,可通过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诊断。
误区3 不能过早做针灸治疗 正确认识:针灸介入越早越好一旦发现自己面瘫了,患者也不必过于焦急、害怕,应尽早去正规医院就诊,因为合理的治疗可以缩短病程,早一天治疗就能早一天痊愈。急性期面瘫患者可通过口服皮质 激素和B族维生素,以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不能闭眼的患者可用眼罩、眼药水和眼膏加以防护。
同时,患者还应尽早对着镜子进行功能训练,辅以面部肌肉按摩,以促进恢复。过去,不少医生和患者都认为,面瘫患者在急性期(起病后1周内)不宜做针灸,以免过早,过强的刺激加重面神经局部的水肿。不过,现已有研究表明,针灸治疗介入的时机越早越好,因为针刺可有效控制面神经的炎症发展,有利于面瘫病情的好转。
误区4 面瘫不治疗也会很快康复
正确认识:大多数患者需要正规治疗,以免留下后遗症 研究表明,神经损伤后的再生速度为每天2毫米,因此,面瘫从起病到恢复一般需要4~6周。虽然面瘫有一定的自愈性,少部分体质较好、症状较轻的患者,即使不治疗也能慢慢恢复,但对大部分患者而言,及时、系统的治疗还是必需的。
特别是那些重症患者,若起病早期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另外,由于面瘫存在一定的复发倾向,故即使已经治愈的面瘫患者,在生活中仍应注意避免上述诱发因素,预防病情复发。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大家的心里也应该明白了很多,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好的生活习惯与乐观的心态,多参加锻炼,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多多与人接触,这样对于预防面瘫是非常有好处的。祝患者朋友们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