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食物过敏有什么办法
在上一篇《预防宝宝食物过敏的几个阶段》中,我们提到了从备孕期开始如何预防婴儿食物过敏的发生。但如果我们错过预防期,而导致孩子发生了食物过敏怎么办?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孩子食物过敏反应的扩大化?
宝宝的过敏反应一般有以下几种:
消化道过敏: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黏液状腹泻、便秘、肠道出血、口咽部瘙痒等。
皮肤过敏:荨麻疹、风疹、湿疹、红斑、瘙痒、皮肤干燥、皮肤鳞状、眼皮肿胀、嘴唇肿胀等。
呼吸系统过敏: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眼泪汪汪、支气管炎、不断发生耳部感染、久咳不愈、胸部发出声响、气喘、咳嗽等。
神经系统过敏:一般症状较为轻微,不易察觉,例如:暴躁、焦虑、夜晚易醒、啼哭、头痛、肌肉及关节酸痛、易怒、过于好动、体重增加缓慢等。
如果妈妈们按照一定的程序给宝宝添加辅食,当宝宝吃了某种食物以后出现以上一种或多种轻微症状时,应先停止食用这种辅食不低于3个月。然后用少量再去试,如果出现与上次大致相同的症状,可能为此种食物过敏,以后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就要回避这类食物或含有此类成分的食物。
如果我们没有按照一定程序给宝宝添加辅食,而导致宝宝出现轻微过敏反应时,则妈妈首先要回想宝宝48小时内吃的所有食物并加以记录。通过网上查阅和医生咨询,选出最可疑的过敏食物,然后按照上面所讲的方法停食此种食物以确定是否是导致宝宝过敏反应的食物。如果没有观察到任何变化,再试下一种可疑食物,直到将所有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都试过。
如果孩子的食物耐受能力比较差或是过敏体质的话,这种轻微的过敏反应可能会发生很多次。那么,父母就需要警醒,在孩子每日用餐的同时,对他所吃所有食物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没有咽下的,如口香糖等),并详细记录每次宝宝发生的过敏症状。通过食物排除法,将导致宝宝过敏的食物确定,并记录在一张单子上,以便日后在给宝宝做食物的时候回避这些成分。
当然,如果宝宝的过敏症状比较剧烈时,我们必须要求助于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了解宝宝病史及家族过敏史,同时提供宝宝的食物日记,帮助医生综合考虑皮肤测试与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的检测结果以确定导致宝宝食物过敏的过敏源。
目前研究确定导致小儿食物过敏的过敏源主要为:鸡蛋,牛奶,花生,黄豆,坚果,小米及日一些鱼虾类食物等。其中,很多都是富含多种营养素并对宝宝身体发育极其重要的食物。因此,一旦发现宝宝对上述或其他营养食物过敏后,在对该食物进行饮食回避的同时,要为宝宝选择补充该营养成分的代替食物,并对宝宝进行营养监控,防止因为回避过敏食物造成营养素缺乏,而对宝宝的健康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