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ask帐号登录
还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献 > 《黄帝内经》中的长寿养生方

《黄帝内经》中的长寿养生方

2015-01-26 17:24

  长寿是每一个人最大的愿望,拥有一个好身体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智慧仁者对人体健康、长寿、养生保健做过详细的研究和论述。真正把人体养生保健作为知识记载下来的,《黄帝内经》便是其中之一。类似的着作还有很多,比如药典《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着作的开山鼻祖《黄帝内经》记载的长寿之道。

  《四气调神大论》结合四时变化进行了形象地论述:春三月(立春至立夏),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人们应夜卧早起,在庭院里多散步,畅生机,抒情志。做到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应赏心悦目,恬愉和平,不扼杀勃勃生机,要适应春阳上升,气潜发散的特点,逆之则伤肝气;夏三月(立夏至立秋),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天地气交,物生以长,至夏茂盛,应夜卧早起,不以气候炎热而怨天,勿因生活矛盾而烦闷,心情愉悦,不随意发怒,逆之则伤心;秋三月,是万物成熟的季节,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应早睡早起神气收敛,不与肃杀秋气相违逆,反之亦伤肺气;冬三月,(立冬至立春),天寒地冻,阴气盛于外,阳气伏于内,应早卧晚起,避寒保暖,作息随阳光起落,以免阳气外泄,适应调养藏气之理,逆之伤肾气。

  以恬愉为务和于术数

  恬淡虚无,是《内经》以静养生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要求人们光明磊落,心无邪念,摒弃私欲,对人友爱等。其养生观非消极厌世,而是要“内无思想之患”,去私心,重道德,保持乐观,精神内守,“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主张情志安宁,思想纯洁稳定,精神振奋饱满,使真气和顺内收,从而才能筑起稳固的思想防线,增强机体抵抗能力,防治疾病发生。

  饮食有节不宜偏食

  《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饮食有节是享尽天年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长期过量,必导致消化不良,使筋脉瘀滞,气血流化失常。“节”,还包括饮酒必须适当,少则益身,多则败德损命。《内经》对此有非常精辟的论述:“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可见饮酒过量对身体的伤害是何等的严重。

  饮食有规律,不暴食偏食亦十分重要,它能促进脏腑机制的良好运转,反之危害亦大。《灵枢》五味篇说食物的酸味先入肝,苦味先走心,甘味先走脾,辛味先走肺,咸味先走肾。可见,酸苦甘辛咸五味对五脏正常的运转有着直接的关系,任何偏食行为都将会增加某一脏腑的负担。如不偏食,调和适度,则五脏各得其所,将会为长寿打下良好基础。

网友跟贴
条评论
未登录
  • 全部评论
生活经验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很多时候我们把“药食同源”的药材...[详细]
  有朋友会问,水果不是对人体有益的吗?怎么会加重胃病?这是因为...[详细]
  现代越来越多的人经常熬夜,所带来的一系列后遗症对身体的健康...[详细]
  当人们需要服用中药的时候往往会让中医师或者自己在家煎煮。但...[详细]
阅读排行榜
专家在线问答
林江涛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陈欣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詹庆元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