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ask帐号登录
还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黄振俊:不懈探索 深入推进康复医学发展

黄振俊:不懈探索 深入推进康复医学发展

飞华健康网|2015-01-12 13:40

  黄振俊:不懈探索 深入推进康复医学事业发展

  专访总参军事训练伤专病中心主任兼解放军第309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黄振俊教授

  中医是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医学,中医治病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康复就是养的一部分,其突出康复的重要性。近年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减轻人们痛苦、重建人体功能缺失,已成为医学界新的研究热点。康复医学早期发展探索道路十分坎坷,但广大医学事业者在艰苦环境下,仍孜孜不倦推动着它的兴起和发展。如今,康复医学事业,正以其较好社会效应,逐渐地从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朝气蓬勃地发展为朝阳学科。

  纵观康复医学发展历程,伴随各种工业意外和职业病不断增加,工伤,不仅严重影响工伤职工事业和家庭生活,也造成大量的社会劳动力丧失,影响社会进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以恢复劳动者身体功能和职业劳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工伤康复应运而生。2009年,北京首次将“工伤康复”融入工伤保险制度体系,解放军309医院是第一批成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伤康复定点机构,同时又是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伤康复的定点机构,承担着全北京乃至全国工伤康复事业发展,在康复医学临床研究、治疗策略,以及学科发展等方面独树一帜。为此,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总参军事训练伤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兼解放军第309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黄振俊教授,接受我们本期的专家访谈,与我们畅谈“康复医学发展历程、工伤康复研究进展,以及如何更加深入推进康复医学事业发展”。

  提问: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对于这个新兴的医学学科,很多人都还不是很了解,黄教授,您作为全军康复与理疗专业带头人之一,请您介绍一下康复医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

  黄振俊教授:康复医学英文全称是“rehabilitation medicine”,意思就是重新达到能力或适应社会生活。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康复专 员会对康复医学有了一个新的定义,这个定义就是应用各种有效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使残疾人重返社会。这其中可采取很多方法,有传统和现代的方法,社会、心理等相关的方法,运用相关方法而使残疾人能够重返社会,这是它的概念。

  提问:目前,随着人们对“康复”的不断认识和深入了解,康复医学科已得到较快发展,在我们都知道,任何事情的起步初期比较艰难,一切都处于探索中。一门学科的兴起和发展,其初期的任务也较艰巨。黄主任,有请您谈一下,康复医学科在起步初期遇到哪些困难与挑战?

  黄振俊教授:解放军309医院康复中心前身是理疗科,后整合成为康复医学科。前期发展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多年来,通过我们团队之间不断地奋斗与努力,逐渐发展为如今的“四位一体”综合性学科。康复医学科包括传统康复的中医如骨伤、针灸、推拿,还有现代康复,物理治疗、心理疏导等等。经过三期康复评估,各学科协调治疗、取长补短、相互作用,让患者取得最好的康复疗效,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提问:您在康复医学领域创立的“传统康复、现代康复、物理治疗和心理疏导”四位一体的康复诊疗新模式,获得了康复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赏。黄教授,您是如何研究出“四位一体”康复理论?同时,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致力于康复医学的研究呢?

  黄振俊教授:第一,从事工伤康复研究工作后,我们了解到工伤职工是因工或是事业岗位上工作途中受伤,它的性质不一样。为使工伤职工尽早摆脱疾苦,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重返工作岗位、家庭,我们采取综合治理,以疗效为先。对工伤职工患者先做心理疏导,第一是早期评估,评估里包括心理评估,针对部分患者受伤后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科学的综合治疗方案。如进行“话”疗,即谈话治疗,让患者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愈后树立积极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根据我们多年从事骨科临床工作经验,清楚对患者术前术后功能锻炼、康复的重要性。中西结合治疗标准是“内外兼治、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医患合作”这十六字方针,内外兼治,内科外科结合起来,做完手术调理身体状况;动静结合,术后进行内外固定,一段时间后,肢体开始愈合进行功能锻炼;筋骨并重,“伤筋”、“动骨”是相连的,所以,软组织伤和骨科疾病要同时治疗;最后是医患合作,医生和患者合作、相互配合,取得较大效果。在这个理念上,我们得出“四位一体”康复理论。再者,我们经常观察术后患者的一些情况,进行比较,发现术后很重要。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康复就是养的一部分,体现了康复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和交通行业不断发展,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对康复医学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这是康复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还有就是医院的重视。再者,是作为从事康复医学的医务工作者,热爱康复事业。这些是我致力于康复医学研究的契机。

  提问:大家对康复了解的比较多,但对工伤康复了解比较少。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和发展,各种意外工伤和职业病也在不断增加,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康复医学科学科带头人,请你为我们谈一下,目前工伤康复如今的地位以及其发展方向?工伤康复和其它康复有哪些区别?

  黄振俊教授:工伤康复是社会康复,医疗康复的重要组成之一。随着工伤职工、工伤人员的增加,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工伤康复是国家和社会都比较关注的问题。在国外,对工伤职工康复工作较重视。随着各种工业意外和职业病不断增加,工伤不仅严重影响工伤职工事业和家庭生活,造成大量社会劳动力丧失,影响社会进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以恢复劳动者身体功能和职业劳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工伤康复应运而生,这是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

  工伤康复离不开康复医学基础,它是康复医学的独特分支。实际上,在工伤康复中的“职业康复”,大家了解更少。目前来讲,职业康复是工伤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很受重视。我们属于刚起步阶段,职业康复就是工伤职工保持获得适当的职业,从而促进他们重返社会,它的目标就是让工伤职工恢复就业,恢复就业能力,取得就业机会,通过相应劳动获得报酬,从而,获得经济和人格上的尊严。

  19世纪后期,西方各国相继使用工伤保险制度来分散,高度重视工伤所造成的损失,保障工伤职工的基本权利。近几年来,我国工伤康复事业工作也在开展。工伤康复保险,国家对受伤的工伤职工进行补助,国家高度重视体现出对工伤职工的关心、温暖,为工伤人员提供医疗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等服务,最大限度的恢复和提高,身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尽可能恢复和提高伤残职工的职业劳动能力,从而促进伤残职工全面回归社会、重返事业岗位。

  工伤康复和其他康复区别之处,工伤康复也属于康复范畴,它是国家政府基金买单。还有工伤康复服务主体也与其他不同,它是因工伤事故或者是职业病引起的工伤,功能障碍和残疾,并经劳动保障部门确认的工伤职工。工伤康复原则和目标是一致的。

  提问:黄主任,在2012年“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有来自全国各条战线上的科技干部,其中包括卫生、航天、工农业等各个行业的工作者,您是唯一一名因在康复医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医务工作者,请谈一下您自身的感受?

  黄振俊教授:2012年,“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我有幸成为“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首先,我谈一下感受,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随着人们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随着我国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康复医学专业已逐渐成为了一个朝阳的学科,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相对来说,对我们康复医学人才的重视程度也在进一步的提高。第二,解放军309医院,是第一批成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工伤康复定点机构,同时又是北京市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工伤康复定点机构,承担着全北京乃至全国的工伤康复事业,所以说社会意义十分重大。

  我们采用“传统康复、现代康复、物理治疗、心理疏导”的“四位一体”康复理论,现今康复不单是医疗康复,它包括职业康复,让工伤职工重新回归职业岗位上来;社会康复,承担社会的责任;社区康复,进入社区后,需要长久维护。能够使广大工伤职工提高康复信心、降低致残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最大限度的使他们重返家庭、社会,取得较好的社会效应,社会效应大于经济效应。第三,自身的因素,我原来是从事骨科工作的,开展过一些骨科手术,但意识到康复事业的日益发展,以及其社会效应,从而开展了康复医学学科研究事业。

  提问:您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事业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那么请问黄教授,您的临床教学给您的康复医学研究带来怎样影响?

  黄振俊教授:临床、教学、科研三驾马车同时进行,才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对我来讲,从事教学事业,需要在基本理论上不断地武装自己,包括自己的学生。教学中“三基训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当然,教学方面不应用于临床是空谈,要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应届毕业生,教学推动着临床发展,临床和教学有利结合,最后促进科研、学术的不断提高,经验的不断增加。一个出色的学科,不光只有临床研究,更应加强教学科研工作,相互影响做到可持续发展。

  提问:据了解,随着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还比较大,黄主任,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目前我国对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情况。作为我国第一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工伤康复定点机构,对人才培养方面是怎样的现状?

  黄振俊教授:现代康复医师可分为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近几年,各大院校相继开展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的培训,符合现代康复事业的发展,人才培养方案已逐渐重视起来。但目前来讲,还需加大对康复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社区康复,走入社区。现在我们国家每年对康复人才的需求和我们培养的康复人才差距悬殊。国家对此高度重视,我国康复医学研究事业中,中医药如针灸、推拿、按摩等传统康复治疗,也为我国康复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中医药院校也开展康复人才培训,在职业方面有一定区别。

  我们康复医学中心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是引进一些高端的康复人才,招收部分应届的康复治疗师,以“老带新”方式,最后向社会送出部分专业康复中心师。同时我们也与高校合作,联合人才培养方式,加强协作单位之间的学术交流,加速我国康复医学进程。人才的培养方向是增加临床实用型人才。

  提问:如今“工伤康复医学”已经成为解放军309医院康复医学科学科建设方面的新亮点,请您谈一下,目前解放军309医院康复医学治疗的发展现状,您对康复医学的未来发展期冀,以及应该所克服的困难?

  黄振俊教授:目前,解放军309医院康复医学治疗以“工伤康复”为主,立足工伤,服务居民,基本上进入良性循坏,已成为军事训练康复中心,发挥应有康复诊疗效应,得到社会的认可。人才、设备,以及诊疗面积方面,我们有独立门诊治疗区,医护级人员50余名,物理治疗的声光磁电等,有基本评定系统。还有具体功能分区,如针灸推拿区,物理治疗区,冲击波治疗区,针刀治疗区等等。涉及现代康复和传统康复,可圆满地进行康复医学诊疗服务。

  目前来说,科研、学术水平等仍是我们发展的瓶颈。这也是未来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努力方向。康复医学科的发展,就是提高科研学术的水平,不断致力科研成果的开发,以及加大专业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克服的困难,就是重视学科发展平台,康复事业在治疗过程中效益和收益较差,制约了康复人员的积极性。随着伤情病种不断地出现,新的治疗设备和新的治疗方法也相应出现,原来的收费标准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康复需求,这需要国家从政策层面上调整。第二,加强人才培训,由于康复人才和康复需求差距悬殊,国家在教育方面,在康复人才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方面投入更多地人力和物力,这样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再进一步促进康复事业的发展,这是目前面临的两个问题。在政府政策下,人才教育培训,还有媒体正确宣传等方面不断推进,未来,希望我们康复医学这个朝阳学科越来越好。

  【专家简介】

  黄振俊,总参军事训练伤康复中心主任,解放军第309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学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优秀中青年医师”、“第二届首都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目前担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康复理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针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总参谋部康复理疗学与骨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学术职务;被聘为国家人社会部及北京市人社局工伤康复咨询专家,北京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海淀区劳动能力鉴定专家。担任《中国医药导报》、《中医学报》、《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等杂志编委。出版专著3部,在统计源期刊发表论著30余篇,SCI收录3篇。擅长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等颈肩腰腿痛疾病;在脑血管疾病合并偏瘫、骨与关节损伤术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术后等疾病的肢体功能康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每周一、三、五上午

网友跟贴
条评论
未登录
  • 全部评论
生活经验
  看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我们经常也会从头发来判断,乌黑亮丽的头...[详细]
  怎么护发效果最好   1、多吃海藻   头发的光泽度很大程度...[详细]
  更年期心慌气短是更年期感到燥热是一种正常现象,很多女性在40-...[详细]
  人的身体是个循环系统,那怎么才能利用好这个循环来增强自己的...[详细]
阅读排行榜
专家在线问答
林江涛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陈欣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詹庆元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