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是草莓状血管瘤的高发人群
草莓状血管瘤能自行消退吗?婴幼儿都是草莓状血管瘤的高发人群,许多家长希望等待就能让孩子的血管瘤退去,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那么下面就为你介绍相关知识,希望对你的孩子有帮助。
草莓状血管瘤其病变主要在浅筋膜以外的脂肪层,婴幼儿皮肤被拉薄而透明,因此血管瘤呈鲜红色,因皮下为疏松结缔组织,婴幼儿皮肤弹性好,使血管充盈扩张不受限制,因而常使血管瘤突出皮肤成丘状,单皮肤结构正常,有弹性,因此能保护血管瘤不破裂,但由于血管网过度充盈,血瘤速度减慢,因而容易栓塞、机化而出现极少数的部分消退。
但极大部分的草莓状血管瘤,虽然部位比较表浅在皮肤内,也有部分较深,位于浅筋膜下,临床表现为中心部分最红,而且隆起,外周散在为红青交错,最外侧皮肤则为高出正常的凸起,这种微静脉、静脉深浅混合型的血管瘤也是不能自行消退的。
草莓状血管瘤是一种主要由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构成的良性肿瘤。发病率男性和女性之比为l:3。草莓状血管瘤损害表现为一个或数个鲜红色、柔软而分叶状肿瘤,直径可达数厘米,表面呈颗粒状,形似草莓,边界清楚,压之不易褪色。好发于面、颈和头皮,一般在出生后3-5周后出现,草莓状血管瘤初起为小的红色斑点,以后迅速增长。
草莓状血管瘤组织病理:瘤内毛细血管增生,内皮细胞也明显增生,胞体较大,呈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胞质染淡伊红色,胞核呈不规则椭圆形。增生内皮细胞排列不止1层,呈实性条索状或团块状,有的仅见少数很小而不清楚的管腔。以后发生纤维化。
由于草莓状血管瘤部分可否自行消退,因此早期是否要进行治疗尚无统一意见,多数人倾向于对5岁以内婴幼儿、皮损发展缓慢且面积小者不必急于治疗,但对发展快、消退可能性不大者则应早期治疗,尤其是对应于五官附近或外阴、肛周等部位的血管瘤。
大家通过以上的了解,想必大家现在对草莓状血管瘤有了深刻的认识了,希望大家能够有效的早期的预防血管瘤。如果您身边的朋友不幸得了血管瘤疾病,请及时有效的就医,这样才能够彻底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