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气质的三种类型
托马斯、切斯等人在对婴儿 研究的基础上,将婴儿的气质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容易(护理)型”儿童。他们的饮食、睡眠习惯和大小便都有一定的节律,喜欢探究新事物,对环境的变化很容易适应。
第二种是“困难型”儿童。他们的活动没有节律,对新生活很难适应,遇到新奇的事物或人容易产生退缩的行为,心境十分消极,容易表现出不寻常的紧张反应,如大哭、大叫,发脾气时脸会变色。
第三种是“迟缓型”儿童。他们的生活节律多变,初遇到新事物或陌生人时往往会退缩,对环境的适应较慢,心境带有点否定性。
不过,托马斯等人的这种分类也仅仅具有一般的指导意义,实验中的141名儿童只有65%能按此标准划分,另外的35%则表现出混合型的特征,即按有些表现特点可以归入“容易型”儿童,而按另一些表现特点则可以归入“困难型”儿童。
儿童最初表现出来的这些气质特点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基础,是个性塑造的起跑线。正是这种差异或特点制约了父母或其他教养者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方式,也制约了父母和教养者对儿童的教养方式及效果。如有的婴儿生下来就对人十分冷淡,有的婴儿则相反。于是,那些喜欢别人拥抱、亲吻的儿童就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比不愿别人拥抱的婴儿多得多的反应,而且反应的情况也不同。喜欢别人抱的婴儿会促使母亲对他表示更多、更亲热的行动,而冷冰冰的儿童更易引出与此相反的反应。喜欢独立的儿童倾向于摆脱 的控制,而喜欢被 注意的儿童往往更易得到 的注意。父母对一个执拗的儿童所用的教养方法既不同于依赖性强的儿童,也不同于独立性强的儿童。一个依赖性强的儿童往往更希望得到父母的帮助,而父母似乎也更容易给予更多的反应。当然,这里还得考虑父母的个性。一个喜爱安静的儿童可能不讨喜爱说说笑笑的母亲的欢心,可是却会受到喜爱安静的父亲的喜欢。
总之,儿童的个性,从一开始就在带着自身已有的特点与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
相关链接:家长应重视孩子的气质测评
小胖今年5岁了,但是他见到陌生人就显得很烦躁,也不敢和陌生人接触,小胖的父母为此很担忧。其实,小胖的行为本身并没什么不对,孩子的行为是由其气质决定的。
气质主要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但在发展过程中受环境影响,会出现某些改变和调整。不同气质的儿童,其对外来的刺激、机会、期望或要求的反应也不同,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儿童“认生”,而有的儿童却能很快和陌生人熟悉的原因。气质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也不会决定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每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
作为家长,了解儿童的气质应该越早越好,父母可以通过气质的测试来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通过气质的测试评估,能给孩子提供正确的诊断、干预和治疗方案,父母和教师也能据此体谅和理解孩子在学习上、与人和环境相处上所遭遇的困难,积极地引导孩子,使其逐渐找出一种最能适合他的气质特点的生活方式,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