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ask帐号登录
还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医预防 > 春季重在防风邪侵

春季重在防风邪侵

2014-09-19 15:03

  春季重在防风邪侵,风邪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素,也常与其他邪气兼夹为病。《黄帝内经》里“风者,百病之长也”,就说明了在众多引起疾病的外感因素中,风邪是主要致病因素。

  春天防病,首当防风。“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避之有时,是说对自然界能使人致病的风邪要及时躲避。比如过堂风,迅疾、猛烈,最易使人致病,故不宜在过堂风中久留,更不能在此处睡眠。

  “百草回芽,百病发作”,意指春天若患有宿疾者,要当心旧病复发。尤其在春分前后,一些慢性病最易复发,如偏头痛、胃疼、慢性咽炎、过敏性哮喘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精神病等最为常见。北京地区的一项调查发现,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高峰期分别在11月~1月以及3月~4月。精神病患者在气温多变的春天也最易发作。

  对于上述各种疾病,首先应注意清除体内积热。症状轻微时一般不需要服药,可以通过春游,到空气清新的园林山野之中,尽情地呼吸清新空气,来排出胸中的郁热之气;也可以适当选用一些稍稍偏凉,又具有解除内热作用的食疗方法。例如竹叶粥,具体做法是:用竹叶50片洗净,石膏3两,砂糖1两,粳米半斤作原料,先将3碗冷水文火煎石膏、竹叶,煎至2碗水时取下,稍凉后滤去滓渣,放置片刻,再用上部澄清液煮粥。粥热后加入少量砂糖即可食用。此外,菊槐绿茶饮也应常喝。

  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旺之时,而肝气偏亢,则会影响于脾,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的病症。一些慢性消化道溃疡患者,以及慢性胃炎患者,在春季频繁发作。防止肝气旺伤脾的重要措施,是要注意饮食调理,在饮食口味上,应少吃酸的,多吃甜的。具体地说,春天多吃大枣好,因为大枣味甘平,是补脾药,无需多吃,细水长流,一日几个即可,“一日吃仨枣,终生不显老”。

  春天的确是很多疾病都多发的季节,而在春天更重要的是预防风邪入体,所以朋友们不妨看一看上面防风邪的一些措施哦。

网友跟贴
条评论
未登录
  • 全部评论
生活经验
  五一假期下来,很多人并未因休了假而精神饱满,反倒是出现了各...[详细]
  在炎炎烈日下,每个人都会面对暑热的困扰——即便是我们心爱的...[详细]
  盛夏来临,酷暑难耐,特别是“三伏天”的到来,无疑是一年中气...[详细]
  治疗鼾症的偏方都有哪些?鼾症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吧。人们常把打呼...[详细]
阅读排行榜
专家在线问答
林江涛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陈欣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詹庆元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