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ask帐号登录
还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医预防 > 秋季巧防燥的方法

秋季巧防燥的方法

2014-09-19 14:15

  燥是秋季的时令主气,祖国医学认为:燥易伤肺。因而‘肺燥’是秋季就医时患者听到最多的词。郭云协说,肺主气,气司呼吸,因此入秋后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或易发呼吸道疾病的人应做好预防工作,提早防秋燥

  在中医上,秋燥又分温燥和凉燥,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为皮肤干燥、口干鼻燥、咽喉干燥、咳嗽无痰或少痰难出等,但也有不同。“温燥”伴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舌红等特点;而“凉燥”则在初起时恶寒重而发热较轻,舌头颜色不红,脉浮紧等。临床用药方面,“温燥”宜选用辛凉甘润的药物。“凉燥”则不宜用温燥药物,而以温润化痰宜肺为主。“温燥”的患者可多吃杨桃、柠檬、葡萄、柚、梨子等含维他命C或凉润的水果,避免冰品、辛辣、烧烤、油炸、咖啡、茶叶和干果类等食品。“凉燥”的患者可用老姜、红糖煮水喝,喝完可到被窝里微微发汗。避免服用饮料、寒性食物、刺激物和干果类等。

  身体正常的人也应该做好防秋燥的准备,防止秋燥对人体的损害。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人体可由此产生诸多津亏液少的情况,出现各种秋燥的症状,比方说眼睛干、鼻孔干、嗓子干等。治燥之法,以润为贵。若觉口干舌燥或有痰时,鼓励多喝温开水。在饮食上要注意滋养津液,可适量饮汤水,并适当选择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朋友们还应注意调节空气湿度,保持环境中的水分。在庭院、室内可养些能净化空气的绿色植物,睡前亦可于卧室里置冷水一盆湿润空气。

网友跟贴
条评论
未登录
  • 全部评论
生活经验
  五一假期下来,很多人并未因休了假而精神饱满,反倒是出现了各...[详细]
  在炎炎烈日下,每个人都会面对暑热的困扰——即便是我们心爱的...[详细]
  盛夏来临,酷暑难耐,特别是“三伏天”的到来,无疑是一年中气...[详细]
  治疗鼾症的偏方都有哪些?鼾症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吧。人们常把打呼...[详细]
阅读排行榜
专家在线问答
林江涛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陈欣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詹庆元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