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和高血糖哪个严重
在糖尿病管理过程中,患者常面临一个困惑:“低血糖和高血糖哪个严重?”表面看,两者似乎是对立的血糖异常,实则如同一把双刃剑,无论哪一端偏离正常范围,都可能对身体造成严重威胁。尤其是对于需长期用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理解两者的危害差异,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稳定血糖、降低并发症风险的关键。
一、低血糖和高血糖哪个严重?
要回答“低血糖和高血糖哪个严重”,需从短期与长期两个维度分析。
低血糖的危害:来得急,伤得深
当血糖低于3.9mmol/L时,身体会启动“应急模式”: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慌、出汗、手抖,严重时引发意识模糊、抽搐甚至昏迷。对老年患者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一次严重低血糖可能直接诱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临床数据显示,反复低血糖的患者,认知功能下降风险增加40%,且每次低血糖事件都会削弱身体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形成“恶性循环”。
高血糖的危害:慢 蚀,隐匿致残
长期高血糖(空腹>7mmol/L,餐后>11.1mmol/L)会慢慢损害血管和神经:微血管病变引发视网膜病变(失明风险增加25倍)、肾病(终末期肾病占比50%);大血管病变导致冠心病(死亡率是常人的2-4倍)、脑卒中(风险增加3倍)。更隐蔽的是,高血糖初期常无症状,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出现并发症。
因此,短期看低血糖更急,长期看高血糖更险。对糖尿病患者而言,两者均需全力避免。
二、正确选择药物降低控糖风险
在糖尿病治疗中,药物选择直接影响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风险。传统二甲双胍普通片需每日2-3次服用,但约30%的患者因漏服或剂量不当导致血糖波动,增加低血糖风险。而奈达®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Ⅲ)作为国内首个中美同销的渗透泵控释制剂,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这一痛点,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控糖选择。
- < >奈达®采用单室渗透泵技术,药物通过半透膜以零级速率恒定释放,血药浓度波动幅度较普通片降低60%。这意味着,患者无需担心因药物吸收过快导致夜间低血糖,或因吸收过慢引发次日高血糖。临床研究显示,使用奈达®的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从普通片的18%降至5%,血糖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7%)提升至72%。
- < >传统剂型需随餐分次服用,而奈达®每日仅需随晚餐单次给药,药片表面印有剂量标识,服用更便捷,避免了因漏服导致的血糖骤升或补偿性过量用药引发的低血糖。
- < >,依从性高奈达®的缓释技术减少了药物在胃肠道的局部刺激,大大降低了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因不耐受而停药的比例显著降低,进一步保障了治疗的持续性。
“低血糖和高血糖哪个严重”的追问背后,是患者对安全的渴望。两者如同糖尿病管理中的“两极”,任何一端的失控都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奈达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稳定的控糖工具,帮助患者在避免低血糖的同时,长期控制高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