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ask帐号登录
还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前列腺癌新利器:中肿将建立PSMA-放射配体疗法卓越中心

前列腺癌新利器:中肿将建立PSMA-放射配体疗法卓越中心

2024-05-27 14:57

前列腺癌作为男性恶性肿瘤中的隐形杀手,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对男性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图片

记者获悉,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于5月17日举行前列腺癌靶向PSMA-放射配体疗法规范诊疗卓越中心建立启动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刘卓炜教授表示:“我们建设创新性平台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受益于最前沿的创新治疗手段,患者是最大的受益者。”

前列腺癌治疗面临迫切创新需求

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报告显示,前列腺癌当年发病人数达到13.42万人,位列恶性肿瘤第九;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18.61人,居男性恶性肿瘤第六;死亡人数为4.75万人,排名第十一位,死亡率列男性恶性肿瘤第七位。

图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刘卓炜教授。

前列腺癌患者在患病初期往往感觉不到明显不适,加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普及程度并不够广泛,导致我国相当一部分前列腺癌患者直至发展到晚期才被确诊,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作为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关键手段,对于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刘卓炜教授表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通过公众教育活动,积极推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的知识,提高公众尤其是中老年男性对前列腺癌早期筛查的意识。无论是否存在家族史,我们建议45至5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至少进行一次PSA检测。这一做法简便易行,且对身体的损伤很小。

图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副主任李永红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副主任李永红教授指出:“如今针对前列腺癌有很多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内分泌治疗和放疗,但晚期前列腺癌尤其是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治疗仍然是临床亟待破局的困境。”他强调,晚期前列腺癌通常存在肿瘤负荷大、生存期短、预后差,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在接受标准化治疗后5年生存率接近100%,而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

放射配体疗法有望突破前列腺癌治疗局限

 

图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核医学科主任樊卫教授。

放射配体疗法是一种偶联药物,它就像一种特殊的“ ”,可以将带有放射性的核素与能识别癌细胞的“导航系统”——靶向配体相结合。这个“导航系统”能找到并粘附在癌细胞上的特定标识物上,然后被癌细胞吸入内部,放射性核素就在癌细胞内释放射线,高效精准地杀伤癌细胞,同时对正常细胞的影响较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核医学科主任樊卫教授介绍到:“与传统治疗相比,PSMA-RLT疗法展现了更高的靶向性和治疗效率,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刘卓炜教授表示:“我们从多项大型临床研究的经验中发现,PSMA-放射配体疗法的临床应用一方面需要提升多学科协作,给患者提供诊断-治疗-随访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需要在核医学科建立高质量的放射配体治疗应用规范流程,以提升前列腺癌诊治能力。”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为了响应这一治疗革新,将开始筹建前列腺癌靶向PSMA-放射配体疗法规范诊疗卓越中心,这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共同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创新性地融合了先进的放射配体疗法技术。中心致力于将PSMA放射性配体疗法卓越中心打造成一个集诊断、治疗和科研于一体的国际一流泌尿肿瘤诊疗中心,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共同管理模式,制定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共管规范。同时正积极推进PSMA放射性配体疗法的临床研究,并通过多学科协同来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鉴于核医学的重要性,中心也会遵循《核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力求在放射性配体疗法开展的流程与质控上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确保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受益于最前沿的创新治疗手段。

网友跟贴
条评论
未登录
  • 全部评论
生活经验
  看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我们经常也会从头发来判断,乌黑亮丽的头...[详细]
  怎么护发效果最好   1、多吃海藻   头发的光泽度很大程度...[详细]
  更年期心慌气短是更年期感到燥热是一种正常现象,很多女性在40-...[详细]
  人的身体是个循环系统,那怎么才能利用好这个循环来增强自己的...[详细]
阅读排行榜
专家在线问答
林江涛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陈欣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詹庆元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