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ask帐号登录
还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室疾病 > 湖南大学构建新型人肝癌细胞

湖南大学构建新型人肝癌细胞

2016-09-23 09:15

  记者22日从湖南大学获悉,该校生物学院朱海珍教授研究团队成功构建了一株命名为HLCZ02的新型人肝癌细胞系,利用它可能发现肝癌标志物,有助于早期诊断出肝癌和寻找阻断肝癌从早期向晚期恶化的方法。目前该成果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肝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中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据了解,在中国小于60岁的男性癌症患者中,肝癌死亡率最高。肝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一旦有了临床症状,基本都到了中晚期,而肝癌晚期病例的治疗效果不佳,成为长期以来在控制肝癌上难以逾越的世界性难题。

  “肝癌的发病和转移机制不能用人体直接作实验,长期缺乏理想的细胞模型制约了肝癌疾病研究,也延缓了抗肝癌药物的研发。”朱海珍说,“建立人肝癌细胞系或动物模型作为体外或体内研究平台成为迫切需要。尽管目前已有一些人肝癌细胞系,但多数呈低分化状态。”

  朱海珍团队以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肝癌组织为来源,成功构建的这株人肝癌细胞系HLCZ02,具高分化、可模拟正常肝细胞生理功能,在免疫功能缺陷的小鼠上植入能成功成瘤,对肿瘤药物敏感。

  朱海珍介绍,HLCZ02突破了该领域高分化类型肿瘤实验材料匮乏的困境,可用于肝癌的标记物、发病、转移机制研究,还可用于制备、筛选或评价抗肝炎病 物、抗肿瘤药物研究以及制备人造肝。由此,进而有望在早期诊断出肝癌,并通过研究它从高分化向低分化的转变,使得在临床上可以找到阻断肝癌从早期向晚期恶化的方法。

  “如果能及早发现肿瘤,在早、中期时加以治疗,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肝癌死亡率。”朱海珍说。

网友跟贴
条评论
未登录
  • 全部评论
生活经验
  皲裂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冬季过敏性皮肤病,通常发生在手脚,患...[详细]
脑卒中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中风”。近日,国际著名学...[详细]
  宫颈癌是威胁全球女性生命与健康的第二大常见癌症,仅次于乳...[详细]
  每个人都喜欢美食,尤其是女人,一看见好吃的就连路都走不动了...[详细]
阅读排行榜
专家在线问答
林江涛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陈欣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詹庆元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