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ask帐号登录
还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养生指南 > 冬病夏治别紧盯着“三伏贴”一道菜

冬病夏治别紧盯着“三伏贴”一道菜

2016-07-28 11:04

  恰逢“闰二伏”,今年“三伏贴”将变身四贴。其中头伏为7月17日,中伏为7月27日和8月5日,末伏为8月16日。专家提醒,敷过头伏贴的市民,莫忘准时赶敷第二贴;错过头伏贴的市民,则可以从二伏贴起,敷满三次。

  冬病夏治并非只有“三伏贴”一道菜,还有中药内服、艾灸、穴位敷贴、穴位注射、埋线疗法、脱敏治疗、刮痧法、割治法、拔罐法、熏洗法、气雾吸入法等,坛坛是好酒。

  老专家上山采药自制“冻疮水”

  35岁的朱女士在邮电所工作。每到冬天,她都会面对冻疮的困扰,双手破皮流水,戴手套做事又极不方便。去年伏天,她到省医院皮肤科就诊,现场敷贴一次,并带回一小瓶药水外用,冬天冻疮便没再来“报到”。

  皮肤科专家告诉记者,冬病夏治指针对冬季多发疾病,在夏天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干预治疗,除了“三伏贴”,中药内服外用也是常用方法。专家介绍,冻疮特别适宜“冬病夏治”,它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习惯性冻疮,在日最高气温低于10℃时就会发病;另一种叫寒冷性多形红斑,症状略轻,在日最高气温低于15℃时发病。冻疮有一个规律,一年冻年年冻,反之只要一年没冻,就再也不冻了。

  朱女士使用的冻疮药水,是这位老专家的“保密 ”,制作过程全靠手工。

  专家说,这种冻疮水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方子改良而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每年头伏前夕,他就会和同事一起到花山采摘草药,回来后将植物的根茎打成浆,加入辅料制成冻疮水,分装在60毫升的小瓶子里。患者把药水带回家常温保存,在三伏天涂抹于患处,并揉搓到皮肤发热,可有效预防冬季冻疮复发。为增进药水的透皮吸收性,皮先明量身定制了一款三伏贴,在患者初次就诊时贴敷在对应穴位,起到“引经”的作用。和其他三伏贴不同的是,这种药贴整个伏天只需贴一次,敷贴3小时—4个小时。

  鼻炎、咽炎可同时敷两种贴

  专家介绍,以往夏天是过敏性鼻炎的缓解期,但今年梅雨过后患者反而增加,占到门诊总人数的30%左右。针对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咽炎及过敏性咳嗽,在夏天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以细辛、白芷等药材制成的三伏贴敷在对应穴位,可将阳气发挥到极致,引寒气外出。

  52岁的肖女士家住昙华林,是穴位敷贴的“资深粉”。肖女士早年受到过敏性疾病困扰,碰上变天就咳嗽、流鼻涕、打喷嚏。2004年,她在医院同时敷了“鼻炎贴”和“咽炎贴”,除了过敏性鼻炎好转,当年就不怎么感冒了。穴位敷贴一般3—5年一个疗程,但感觉效果比较好,又住得近,肖女士每年如期赶来,如今已坚持了12年。

  专家介绍,今年敷贴药物进行了改良,药粉特别细腻,更加容易渗透吸收。其中鼻炎贴取穴大椎、肺俞、肾俞,咽炎贴取穴大椎、肺俞、内关,可同时敷两种贴。今年为“闰伏”,有7月27日和8月6日两个“二伏”,市民若错过头伏,可从二伏起敷满三次。

  儿童遗尿可以“先贴再灸”

  “近期儿科门诊接诊的小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占一半以上,因各种原因发育不良者占1/4,还有1/4是腹泻等其他疾病。”湖北省某医院儿科专家介绍,针对这些儿科常见病,儿童敷贴也推出了三种类型,包括反复咳喘、肺炎哮喘支气管炎;鼻炎鼻窦炎、咽炎等过敏性疾病;反复血尿、遗尿、肾病综合征肾虚患儿。

  专家坦言,冬病夏治是趁夏天炎热,皮肤腠理疏松的时候,通过穴位刺激达到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敷贴的介质一般使用姜汁或蒜汁,因其是很好的透皮吸收剂,可促进药效渗入皮肤肌理。因此,三伏敷贴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皮肤刺激,不少市民认为好的敷贴温和无刺激,这是一个认识误区。

  专家介绍,因儿童皮肤娇嫩,一般建议敷贴1—2小时。少数儿童皮肤特别敏感,出现局部红肿脱皮的情况,可改以油膏为介质,或二伏空一次,待皮肤长好,闰二伏时再贴第二贴。

  专家介绍,针对遗尿、血尿、冬天手发凉的孩子,中医认为是形寒肢冷,归于肾虚之症,在三伏贴基础上可配合艾灸或隔姜灸。患儿可以先在肾俞、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上敷贴2小时,接着将生姜片置于这些穴位上,点燃一根艾条隔着姜片进行穴位刺激。

网友跟贴
条评论
未登录
  • 全部评论
生活经验
  变老是女人不可争辩的事实,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老去。随着年...[详细]
  许多人感觉自己“肾虚”,总喜欢到药店买些补肾药服用。到底肾...[详细]
  气血不足吃什么好   1、玫瑰花   有疏肝理气、宁心安神的...[详细]
  脱发的原因有哪些?   1、雄激素脱发。这和染色体显性遗传有...[详细]
阅读排行榜
专家在线问答
林江涛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陈欣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詹庆元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