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要注意 不要盲目壮阳补肾
肾病患者要注意,不要盲目壮阳补肾。我们都应该知道“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这不单是表明饮食要卫生,更是提醒我们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健康问题。每年临近春节期间都是慢性肾病发病及复发加重的高峰期,这时大家就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问题了。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将会诱发疾病的出现,加重疾病从而影响病情的治疗。
中医认为,冬天是进补的大好时节,民间有“冬季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因为进入冬季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令进补能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并且因为冬天天冷,多吃些温补之物,不容易上火。
冬季进补前,最好先做引补,即给身体先打好底子,使肠胃慢慢适应,以防发生“虚不受补”的情况。尤其是脾胃虚寒且湿重者要先健脾胃,可在进补前食用怀山芡实瘦肉汤、花生黄豆煲猪脚汤等。一般来说,引补应在立冬后至冬至前进行,选用芡实炖牛肉、羊肉生姜大枣汤或芡实、红枣、花生仁加红糖炖服,以调整脾胃功能。做好引补,接下来就可以滋补了。
按照中医理论,滋补通常可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和补阳。
补气是针对气虚体质。如行走后冒虚汗、说话无力、精神疲乏等,可多食用益气健脾的补气食物,如大米、糯米、花生、山药、红枣、胡萝卜、豆浆、鸡肉等。饮食中也可添加红参、白术、黄芪和五味子等中药材。
补血是针对血虚体质。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黄唇白、月经量少且色淡等体征,可选用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血、龙眼肉、桑椹、黑木耳、胡萝卜、猪肉、海参、鱼类等。有补血作用的中药有当归、熟地、白芍、阿胶、首乌等。
补阳是针对阳虚体质。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性机能低下等,可食用具有补阳助火、温肾助阳的食物,如狗肉、羊肉、虾、鹿肉等,核桃仁、韭菜、枸杞子、鸽蛋、鳝鱼等也有补阳作用。中药可选用鹿茸、杜仲、蛤蚧和十全大补酒等调补。
补阴是针对阴虚体质。像两颊潮红、手足心热、盗汗、午后低热、妇女白带增多等,可食用具有滋养阴液、生津润燥功效的食物,如银耳、木耳、梨、牛奶、鸡蛋、葡萄、白菜等。中药可选用白参、沙参、天门冬、鳖甲、龟板、冬虫夏草等。
中医所说的进补是一种针对虚证的治疗方法,即补充人体不足。现代人多不缺乏营养,真正“虚”的不多,失调更为严重。而失调的调整,一年四季均可。因此冬令进补必须按照“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要视机体的阴阳盛衰而有的放矢,不可盲目进补,最好请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
肾病患者在注意饮食的基础上,还可以在冬季坚持合理的运动锻炼,肾病患者的锻炼方式应以步行为主, 天气晴朗时尽量参加户外运动, 不适合户外活动时也应该在室内散步,不要卧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