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ask帐号登录
还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献 > 青蒿素是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

青蒿素是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

2015-12-08 13:14

  12月7日,屠呦呦(右)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医学院出席讲座。当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出席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举办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讲座,为瑞典民众介绍青蒿素等科研成果。

  当地时间12月7日上午10点,尽管离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专题演讲会开始尚有3个小时,但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礼堂的会场观众入口处,凛冽的寒风中已经聚集了300多人。排在队伍最前端的卡罗琳医学院中国留学生林晨虹说,为了能近距离目睹世界级科学家的风采,她早上八点半天刚亮就赶过来了。确实,从排队等候的人群和礼堂前草坪上挂出的祝贺横幅,记者能明显感受到瑞典华人华侨对屠呦呦诺奖之旅的高度关注和发自内心的自豪。

  本场演讲会一座难求。卡罗琳医学院礼堂拥有1000多张座位,虽然还有半个多小时演讲者才会登台,但除了预留的200张嘉宾座位,整个会场已经坐得满满的,排在队伍后面的听众只能在会场外面观看电视直播。按照会议组织方的安排,屠呦呦做压轴演讲。当身着一身湖蓝色套服的屠呦呦登上演讲台时,全场听众再次将热烈的掌声送给了这位精神矍铄的中国女科学家。为避免身体状况不佳且已85岁高龄的屠呦呦过于劳累,诺贝尔奖评委会还特意在讲台上放置了座位,以便屠呦呦能够坐着演讲。

  在演讲中,屠呦呦首先描述了四十年前中国科学家如何在艰苦环境下努力奋斗,从中医药宝库中寻找抗疟新药的艰辛历程。她说,目标明确、坚持信念是抗疟药研究获得成功的前提。当年她作为一个年轻的科研人员,有机会接受如此重任,不仅体会到了国家对自己的信任,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所以下决心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尽全力完成任务。

  她在演讲中强调,团队精神和无私合作加速了科学发现转化为有效药物的进程。如果当年没有抗疟研究项目各相关单位的通力协作,青蒿素是不可能在短期内贡献给世界的。对那些在青蒿素的研究、发现和应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同行们她会铭记在心。

  她指出,目前疟疾对于世界公共卫生来说依然是个严重挑战,全球97个国家与地区的33亿人口仍在遭遇疟疾的威胁。在大湄公河地区,恶性疟原虫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任务迫在眉睫。她借此呼吁全球抗疟工作者认真执行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全球计划。

  演讲临近结束,屠呦呦再次谈到中医药。她指出,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网友跟贴
条评论
未登录
  • 全部评论
生活经验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很多时候我们把“药食同源”的药材...[详细]
  有朋友会问,水果不是对人体有益的吗?怎么会加重胃病?这是因为...[详细]
  现代越来越多的人经常熬夜,所带来的一系列后遗症对身体的健康...[详细]
  当人们需要服用中药的时候往往会让中医师或者自己在家煎煮。但...[详细]
阅读排行榜
专家在线问答
林江涛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陈欣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詹庆元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