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ask帐号登录
还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美食 > 川菜定标准引热议 自贡市民认为很难实现

川菜定标准引热议 自贡市民认为很难实现

2015-12-02 16:57

  川菜以善用麻辣调味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会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成为了风靡全国的八大菜系之一。

  日前,有市民和网友均发出这样的感叹:“以后吃川菜一定要带个尺子。”原因是,今年10月份,四川省发布了《中国川菜烹饪工艺规范》,对鱼香肉丝、回锅肉、麻婆豆腐等部分川菜的制作制定了精细的标准,鱼香肉丝要切成10厘米长,水煮肉片要用郫县(微博)豆瓣……这让许多市民和网友咋舌。

  标准出台

  鱼香肉丝要切成10厘米长

  据悉,四川省发布的《中国川菜烹饪工艺规范》总计12项,除了涉及经典菜肴烹饪和面点制作,还对火锅调料底料、豆腐乳、豆豉、香肠调料、川式泡菜等10余项食料提出技术要求。同时,随着市场口味的变迁和卫生标准的提升,川菜的地方标准也在与时俱进,每3年就要更新一次。

  “标准”共收录了49道川菜代表作,其中对一些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家常菜也详述了制作工艺的具体讲究。如红油鸡片,在原材料应选取“饲龄为1年左右的公鸡肉”,以保证“肉质软嫩”,在端上桌时保持常温,且“在菜品制作完成后1个小时内食用为宜”;根据头粗丝、二粗丝、细丝、银针丝的切丝工艺标准,要求鱼香肉丝原材料应切成二粗丝猪肉和青笋,而二粗丝还有对应的长10厘米、宽0.3厘米、高0.3厘米的数字标准。

  此外,《规范》中还对菜品感官提出要求,如在视觉方面,红油鸡片“色泽红亮”,宫保鸡丁“色泽棕红”,芙蓉鸡片“汤色洁白”,白果炖鸡“汤色乳白”;在味觉方面,锅巴肉片“咸鲜微酸”,盐煎肉“干香滋润”,东坡肘子“质地软糯”等,而这些细腻质感,同样是菜肴是否标准的重要参考。

  市民热议

  标准虽好 更应考虑可行性

  吃一道菜居然有这么多要求和标准?标准一出台,市民和网友纷纷炸开了锅,并且展开了激烈讨论,各有说辞。不过大家共同的感受就是——这些家常菜太难做了,一点都不简单!

  市民江先生说,标准规范是一件好事,但是在技术操作上太细化了,很难实现。比如:标准上要求“炸鲢鱼要210度油温”,但是厨师也不可能一边做菜,还要一边测试油温。“而且这个温度是否达到,消费者也完全不清楚,全靠厨师自觉行为。”

  市民王女士也表示,在细看了这个标准后觉得有点哭笑不得,难道以后上餐厅吃饭需要带一把尺子出门?“按照这个细化标准,只有在自动化流水线上生产才能达标。”她认为,标准的设定还是要考虑可行性。

  “标准归根结底也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但是有些苛刻,不仅对制作工艺提出了具体要求,甚至还对菜品的感官也有要求。”市民万先生直言,万一消费者认为这些菜品都没有达标呢?消费者有权进行投诉吗?到底如何进行监管呢?

  不过也有市民认为,标准的出台不仅是在保障菜品卫生安全,更重要的是在保护当地特色,树立川菜的品牌,有利于长久发展,以免鱼龙混珠。

  采访中,也有市民对该标准没有“感觉”,川菜当中有相当多的是家常菜,这些菜只要做得好吃就行,并不一定要遵循什么标准,而且消费者在点菜时,也不会对菜品提出什么要求。

  餐饮企业

  难以实现 火候全靠厨师掌握

  据悉,目前四川省发布的该项《中国川菜烹饪工艺规范》已经上升为“国内贸易行业标准”,由商务部面向全国发布。而对于这一在《规范》框架内的诸多川菜的标准化操作,餐饮企业一致认为,新标准不够人性化,也不具备可操作性,人毕竟不是机器,配菜师傅难以保证切出每根都完全符合标准的丝。

  “川菜不比西餐那么精准,有时还得用到电子秤之类的量具,而往往更依靠熟练和感觉。”自贡巴适兔的老板 直言,要完全达标是不可能的,只能说尽量做到接近标准。“而且中餐都是以炒为主,人为因素相当重要,火候很难完全按照标准控制,全凭厨师的经验和感觉。” 说。

  大安烧牛肉的老板陈长彬认为,做出来的菜要完全符合标准是很有难度的。川菜都是靠厨师去掌握,同样的一道菜火候大小非常关键,而且放入作料先后顺序也至关重要,顺序不一样,菜品的味道也不一样。“尤其是自贡人很喜欢吃火爆系列,火候就显得更加关键。”陈长彬认为,菜系的制作标准应更多在口感、色泽、味型、基础原料和辅料上做规定。

  不过其他餐饮店也有各自的看法,不同门店应该按照自己的需要制作川菜,没必要完全按照标准,这就成为一种川菜“复制”,失去了自身的特色,而且顾客也会吃厌。比如标准中要求的鱼香肉丝的配料青笋,很多时候就会被莴笋、青椒甚至土豆取代。

  行业协会

  川菜“穿鞋”可能阻碍菜品创新

  在自贡市餐饮美食协会会长刘明权看来,四川省质监局出台的诸多川菜标准,是规范了川菜的市场,提供技术标准。

  “川菜在外地颇受欢迎,川菜馆也随处可见,但是他们烹饪出来的川菜不一定就是正宗的。” 刘明权一针见血地指出,标准的出台对维护川菜的声誉和树立川菜的品牌也大有益处,现在很多菜肴也有了“官方标准”。同时,标准的出台也是避免了食品的不安全,为老百姓的健康着想,因此有一个行业标准也是势在必行。

  “但是,标准太过于细化,将制作工艺都进行了规范,甚至将众多菜肴,甚至包括一些普通家常菜,都给出了细致制作要求,例如某些菜肴要求采用郫县豆瓣、清汤要用喂养一年以上的母鸡来炖等等,其实并没有必要。”刘明权指出,川菜的灵魂应是“百菜百味,一菜一格”,如果标准太细化,通过“标准化”给川菜“穿上鞋子、戴上帽子”, 则有可能阻碍了菜品创新。“应该要保留当地的特色,满足市场化的需求。”

  因此,刘明权也建议,我们应该是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各餐饮企业要有自主创新,才能做到百花齐放。

  省局回应

  大家对规范有误解

  新标准要求,鱼香肉丝需要的原材料是切成二粗丝的猪肉。因此,再根据《中国川菜烹饪工艺规范》中对二粗丝的定义得出,鱼香肉丝需要切成长10厘米、宽0.3厘米、高0.3厘米的肉丝。

  由于该标准引起了市民和网友的热议,日前,四川省质监局标准化处工作人员表示,网上关于鱼香肉丝有长宽高的规定等说法,是对规范有误解,我们没有规定过这些。我们只是提出了比较统一的做菜规范,对川菜的制作工艺和口感有一个统一的规范要求,没有具体到长10厘米、宽0.3厘米这些,没有细到这个地步。

网友跟贴
条评论
未登录
  • 全部评论
生活经验
  冬季天气寒冷,很多人喜欢穿很多衣服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殊...[详细]
  咖啡是一种生活的必需品,可是很多传闻说喝咖啡有害健康,会上...[详细]
  手脚冰凉的主要原因是秋冬季人体血液的新陈代谢减缓,低气温使...[详细]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这不是没有道理。很多人只知道这...[详细]
阅读排行榜
专家在线问答
林江涛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陈欣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詹庆元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