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吃辣条易致癌
最近,央视曝光了在校园周边的小卖部里,一些廉价三无小零食中含有大量添加剂和过量食用盐,经常食用甚至可能致癌,而五毛钱一包的“辣条”就名列其中。
此消息曝光后,引发了网友各种评论自嘲,“原来我的悲剧人生是因为小时候辣条吃多了!”“吓得我赶紧吃包辣条压压惊!”
更有意思的是,你或许以为辣条是五毛钱一包上不了台面的小零食,可正规合格的辣条已经迈出国门,华丽转身成“高富帅”。在微博网友们贴出来的照片里,一些外国的购物网站上的辣条身价飙升,20包的组合甚至卖到了14.99美元,相当于一包四块五 。而同样规格同样品牌的辣条,在国内购物网站上一小包只有四毛五,这华丽的转身,更是让网友们沸腾起来,“扛起辣条,去外国发家致富吧。”
什么是辣条?
正规辣条,原以面粉为原料调味、小米辣干等作辅料制成,成本较高、利润薄。而市面上普遍销售的辣条价格多为0.5元、1元,为麻辣系列零食,有甜辣、麻辣、辛辣等各种口味,以湖南、四川、重庆、河南等地生产为主。
美味难抵挡
小学生:“辣条的味道好,又香又辣而且便宜。”
当询问其家长有没有嘱咐过不能买辣条时,这名小学生说:“当然有了,可是身上只要有零花钱,就会买辣条等零食,不怪我不听话,只是美味难抵挡。”
在走访一些学校周边的小卖部时,有的老板说,平时不只学生来买辣条,不少上班族特别是女性也来买。自己售卖的辣条均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并不是三无产品。
年轻女白领:自己平时在家看电影、出去游玩都会买上一大堆辣条。“其实我知道它是垃圾食品,但是味道好,吃起来都有停不下来的感觉。”
几乎所有学校门口的小卖部都卖辣条,小卖部里的辣条种类达到十几种,最少也有七八种,虽然价格上从0.5元到4元不等,老板表示0.5元的辣条最受欢迎。据了解,大部分商家都是在月明楼批发市场进货,而0.5元的辣条,净利润在0.2元至0.3元左右,在正常销售的情况下,基本一周左右就得进一次货。
而在市面上,也有不符合食品生产安全标准的辣条出售,很多小卖部里售卖的辣条没有生产日期,包装也较粗糙,但是多数老板并不在意。
“偶尔吃”、“应该没事”是吃辣条者最常有的心态,而这样的侥幸心理在营养学家眼里是不能有的。
呼吁学校周边禁售
关于辣条的生产过程,媒体的 让人“眼前一亮”:在脏得到处是粉尘的地上,辣条随处可见,工人难免踩上一脚。一台包装的机器上不停地“吐”出粉红色辣条,一名女子边打喷嚏边将辣条塞进切割机里,被切割成五六厘米长的辣条掉在用木板围隔的地面上。随后,工人往机器里添加各种食品添加剂,再从塑料桶里舀一大勺红色粉末放进去,很快,机器“吐出”的长条变成了红色。
老师:学校周边卖辣条的很多,一下课就会聚集很多买辣条的学生。在上课时,自己会给学生讲辣条的危害,听话的小孩就不会再买了。小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的阶段,吃了不健康的食品,影响其健康成长。商店应禁售这类食品。
老师的担忧道出了受访家长的心声,许多接送孩子的家长纷纷表示,当普通食品发生安全问题时,其销售会受到很大影响,而辣条之类的小零食却不一样。即便有问题,只要小摊上有售,孩子依旧会乐此不疲地购买。
营养师:零食得分清吃
营养师表示,辣条虽然由面粉、豆类等加工而成,但是加工过程破坏了原有的营养成分,营养价值极小,只能作为满足口感的零食。一些包装简陋的三无辣条,含大量食品添加剂,食用后可能导致缺锌,直接影响孩子的身高和智力发育,还有可能会诱发过敏性疾病,如哮喘。
经常吃辣条,可能使肠胃消化不好,甚至会因胃肠道受刺激引起痉挛等。辣条采用高温油炸,有的不良商家可能使用地沟油,再者反复油炸,会有致癌物质。
专家提示,零食得分清吃。
1、建议常食用的零食
专家说,两餐之间可以加一些零食,以补充必需的营养。零食以坚果、水果、蛋白质类的食物为主。水果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
2、适当食用零食
专家表示,青少年在高度用脑时,也可适当补充零食。这些零食的一般营养素含量相对丰富,却含有或添加了中等量脂肪、糖、盐等应限制的成分,比如肉脯、卤蛋、鱼片、奶酪、核桃仁等。
3、限制食用的零食
有些零食最好不要食用,它们大多营养价值低,含有或添加较多脂肪、糖、盐,提供能量较多。如膨化食品、奶油蛋糕、冰淇淋等。
另外,提供怎样的零食要根据青少年的个人体质差异有所区别。比如,孩子缺钙,可选用钙质饼干或增加饮奶量或奶制品等;孩子缺铁,可选择强化铁元素的食品。对已经超重或肥胖的青少年,要严格控制零食的种类和供应量(摄入量不超每日总能量的10-15%),一定要做到零食的低脂、低糖和低盐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