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ask帐号登录
还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图谱 > 山川柳的功效与作用

山川柳的功效与作用

2014-07-10 15:01

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开宝本草》。

别名:西河柳,柽柳。

来源:为柽柳科植物柽柳或华北柽柳干燥的带叶嫩枝,野生。

植物形态 :柽柳:多年生灌木状小乔木,茎多分枝,柔弱下垂,表皮红褐色。叶互生,无柄,细小呈鳞片样的披针形,茎部稍抱茎。花呈复总状花序,顶生,苞片线状锥形,花淡红色。萼片及花瓣均为5片,花盘褐色呈瓣状。蒴果狭小,三瓣裂。

产地:全国大部地区均产。

性状鉴别:主要为带叶细嫩茎枝,间有粗枝夹杂。嫩枝直径0.5~1毫米带鳞状叶片。灰绿色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粗枝直径5毫米,红棕色,中央有髓。气香如茶叶,味淡。

以色绿,无粗枝者为佳。

主要成分:树皮含鞣质。

药理作用:发汗、解热、透疹、利尿;还可止咳(水提液腹腔注射对小白鼠有止咳作用)和抗菌(水提液对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蓖、流感杆菌在体外有一定抑菌作用)。

炮制:切咀,生用。

性味:甘、咸、平。

归经:人心、肺、胃三经。

功能:发汗透诊,解毒,利尿。

主治麻疹难透,小便不利,解酒毒,洗皮肤风痒。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麻疹初期的发热和疹出不透。配竹叶牛蒡子、蝉蜕等,效力更好,方如竹叶柳蒡汤。外用熏洗亦可(方法同芜荽)。

使用注意麻疹已透者不要使用,热病汗多,合并肺炎和全身衰弱也不要使用。此外,近年来西河柳还试用于治疗外感咳嗽和慢性气管炎

用量:内服3~15g,外用90~150g。

处方举例: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竹叶9g,西河柳15g,葛根4.5g,牛蒡子4.5g,蝉蜕3g,薄荷3g(后下),荆芥3g,知母3g,玄参6g,麦冬9g,甘草3g,水煎服。

网友跟贴
条评论
未登录
  • 全部评论
生活经验
  冲门穴是位于腰部的一个穴位,但是很多朋友对于冲门穴并不了...[详细]
  气海俞穴跟气海穴并不同,这个穴位位于腰部,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详细]
  足三里穴位是身体的养生穴位之一,经常按摩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详细]
  在中医理论上,偏头痛被认为属于“头痛”、“头风”、“厥头痛...[详细]
阅读排行榜
专家在线问答
林江涛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陈欣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詹庆元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