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ask帐号登录
还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献 > 中医治疗溶血性贫血

中医治疗溶血性贫血

2014-07-10 14:31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发现患上了溶血贫血

  血管内溶血当红细胞的结构完整性遭受破坏,即在循环血流中裂解,见于血型不合的输血、输注低渗溶液、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血管内溶血多比较严重,常有全身症状,如寒战、发热、腰背酸痛、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慢性血管内溶血尚可有含铁血黄素尿。

  血管外溶血即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主要是脾脏破坏红细胞,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和温抗体自身免疫溶血贫血等。血管外溶血一般较轻,可引起脾肿大,血清游离胆红素轻度增高,多无血红蛋白尿。如果幼红细胞,直接在骨髓内破坏,称为原位溶血或无效性红细胞生成,这也是一种血管外溶血,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病因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网友跟贴
条评论
未登录
  • 全部评论
生活经验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很多时候我们把“药食同源”的药材...[详细]
  有朋友会问,水果不是对人体有益的吗?怎么会加重胃病?这是因为...[详细]
  现代越来越多的人经常熬夜,所带来的一系列后遗症对身体的健康...[详细]
  当人们需要服用中药的时候往往会让中医师或者自己在家煎煮。但...[详细]
阅读排行榜
专家在线问答
林江涛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陈欣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詹庆元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