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ask帐号登录
还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生活保健 > 胃下垂的病因和症状

胃下垂的病因和症状

2015-03-05 13:31

  胃下垂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使胃呈极底低张的鱼勾状,即为胃下垂所见的无张力型胃。

  胃下垂是由于膈肌悬力不足,支撑内脏器官韧带松弛,或腹内压降低,腹肌松弛,导致站立时胃大弯抵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联线以下。常伴有十二指肠球部位置的改变。正常人的胃在腹腔的左上方,直立时的最低点不应超过脐下2横指,其位置相对固定,对于维持胃的正常功能有一定作用。

  病因

  气虚

  或因禀赋素亏,思虑伤脾,致脾虚气陷,健运失司,肌肉不坚,胃腑失固而下垂,或因素体阴虚,嗜茶多饮伤陌,过食寒凉伤脾,致中焦升降失司,水津停滞,化为痰饮,气血无生,经筋失养而下垂。

  血瘀

  多因气虚日久,运血无力,或久病入络,血脉不通,而变生瘀血。血瘀是近年来引起人们重视的病机之一,有人曾系统调查过67例胃下垂患者,发现其中有血瘀舌象者占44.8%,有血瘀脉象者占35.8%。另外,光纤胃镜也发现有胃粘膜充血或粘膜苍白、静脉显露的瘀血现象。临床上也证实,用常规升提之法未见效者,加用活血化瘀之法可明显提高疗效。

  阴虚

  多因素体阳虚,或久病多产育伤及阴血,五志气火内燔,致胃阴不足,胃之筋脉失于濡润,缓纵不收,造成胃下垂

  发病机制

  由于病因及原发性疾病和体质的不同,其肌力低下的程度,韧带松弛的程度存有一定的差异,其下垂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如无力型者往往伴全身脏器下垂,其悬吊,固定脏器的组织韧带全部为低张力,而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久卧少动者,往往是腹肌张力下降,膈肌悬吊力不足和胃肝韧带松弛为主,常不合并全身脏器下垂。

  临床表现

  轻度下垂者一般无症状,下垂明显者可以出现如下症状:

  1、腹胀及上腹不适

  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

  2、腹痛

  多为持续性隐痛。常于餐后发生,与食量有关。进食量愈大,其疼痛时间愈长,且疼痛亦较重。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饭后活动往往使疼痛加重。

  3、恶心、呕吐

  常于饭后活动时发作,尤其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这是因为一次进入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韧带之牵引力而致疼痛,随之出现恶心、呕吐。

  4、便秘

  便秘多为顽固性,可能由于同时有横结肠下垂,使结肠肝曲与脾曲呈锐角,而致通过缓慢。

  5、神经精神症状

  由于胃下垂的多种症状长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负担过重,因而产生失眠头痛、头昏、迟钝、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还可有低血压、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现。

  检查

  1、上腹压痛不固定,可随 改变,某些患者触诊时可听到脐下振水声,也有少数下垂明显者同时有肝、右肾及结肠下垂征象。

  2、超声波检查:饮水使胃腔充盈后,超声波测出胃下缘下移入盆腔。

  3、X线钡餐检查:为胃下垂最可靠诊断方法。胃下垂程度以胃小弯切迹低于髂脊连线水平1~5厘米为轻度,6-10厘米为中度,11厘米以上为重度。

  鉴别诊断

  胃下垂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与急性胃扩张鉴别 急性胃扩张常发生于创伤, 和外科手术后数小时至一两天内或饱餐后不久出现,患者感上腹胀满或持续性胀痛,继而出现呕吐,主要为胃内容物,量小,但发作频繁,虽吐而腹胀不减,患者可迅速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X线腹部平片可见扩大的胃饱和致密的食物残渣阴影,服少量的钡剂可见扩张的胃型。询问病史有助鉴别。

  2、胃潴留 功能性胃潴留多由于胃张力缺乏所致。此外,胃部或其他腹部手术引起的胃运动障碍,中枢神经系疾病、糖尿病所致的神经病变,以及迷走神经切断术等均可引起本病。尿毒症、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全身或腹腔内感染、剧烈疼痛、严重贫血以及抗精神病药物和抗胆碱能药物的应用也可致本病。呕吐为本病的主要表现。日夜均可发生。呕吐物常为宿食,一般不含胆汁,上腹饱胀和疼痛亦多见。如有呕吐宿食,空腹时腹部有振水音,即提示胃潴留。进食4h后,仍可从胃反出或自胃腔内抽出食物则可获证实。胃肠钡餐检查时,钡剂在4h后的存留50%,或6h后仍未排空,均为本症之佐证。

  本病应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胃癌、胃扩张、幽门梗阻等病相鉴别。

网友跟贴
条评论
未登录
  • 全部评论
生活经验
  烧烫伤是生活中特别常见的皮肤损伤,牙膏、肥皂等等,似乎家里...[详细]
  霜降已过,正式步入深秋了,温度呈下降趋势,北方地区有的早已...[详细]
  对于一个男人,游泳是一项非常有效的运动,男人可以借此来锻炼...[详细]
  冬季润喉止咳妙方   1、久咳不止:南瓜泥   感冒咳嗽多由...[详细]
阅读排行榜
专家在线问答
林江涛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陈欣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詹庆元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